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及无缝设计控制分析.doc
《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及无缝设计控制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及无缝设计控制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及无缝设计控制分析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中掺加SY-G高效膨胀抗裂剂,配制补偿收缩混凝土,利用膨胀加强带取代后浇带,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加快施工速度。关键词:建筑工程;无缝施工;膨胀加强带;自防水1、工程概况某枢纽站工程采用框架结构,设使用年限50年,地下一层。地下室基础尺寸最长为144.5m,最宽为55.8m。地计下室底板厚为400mm,地下室底板及侧壁的混凝土采用C35,抗渗等级为P8。2、施工难点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和侧墙中的混凝土均为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除必须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外,还存在裂缝
2、控制及结构自防水问题。如何控制水泥水化过程释放的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混凝土干缩应力的共同作用,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开裂,破坏结构防水封闭性及耐久性,将成为技术控制的关键。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20m30m,后浇带处混凝土40d60d后再浇筑,后浇缝的留置、清理、支模等工序繁多,时间跨度长 , 施工成本高 , 且难以保证混凝土整体质量,处理不好易成为渗漏的隐患。大量工程实践证明,留缝并不能较好地解决混凝土构造物的开裂问题。当前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普遍存在,应采取合理措施,有效避免混凝土自身体积变形等因素造成的结构开裂,提高构筑物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3、
3、后浇带施工和使用膨胀加强带连续施工综合效益对比分析现对使用后浇带施工和使用膨胀加强带连续施工两种方法的综合效益进行对比分析 :3.1设置后浇带的弊端影响工程质量。后浇带的浇筑,至少要历经6周以上,有时甚至是直至结构封顶后。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后浇带将不可避免地落进各种垃圾杂物,钢筋易出现锈蚀。施工进度延长。按照规范规定,后浇带至少需42天以后,才能用膨胀混凝土回填。工艺繁杂。后浇带贯穿于整个地下、地上结构,所到之处遇梁断梁,遇板断板,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模板支撑、处理工艺繁琐。增加水费。后浇带不封闭,地下室降水就不能停止,增加大量的降水费用。3.2无缝设计施工的效益提高了工程质量,确保建筑结构的
4、整体性和安全性。大大缩短了工期,加快了施工进度 ;简化施工工艺,减少后浇带处理给施工带来的麻烦和隐患 ;节省降水费用、人员工资和施工管理费用,取消后浇带两侧应设的止水带 ;建筑物提前投入使用,可为业主带来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4、补偿收缩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技术“超长钢筋混凝土无缝设计施工方法”是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开发的一项应用技术,它是利用混凝土膨胀剂的膨胀性能,通过掺量的变化,调整膨胀量对整体混凝土结构不同部位的收缩进行补偿,即根据工程结构不同部位的收缩情况,采用膨胀加强带的方法将整体结构分成若干块。然后,用具有不同膨胀性能的混凝土去填充,施工时可连续施工也可间歇施工,应用灵活方便,确保工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钢筋混凝土 结构 施工 无缝 设计 控制 分析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