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浅谈传统诗词对祖国大山大河的描写.docx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浅谈传统诗词对祖国大山大河的描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浅谈传统诗词对祖国大山大河的描写.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浅谈传统诗词对祖国大山大河的描写江干雪霁图卷局部(唐)王维【专家论坛】在我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到处都有好山好水。“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野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壮阔祖国的河山让人心生热爱,故乡的风物总能勾起游子的乡愁。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到大山大河去观光游览,或迎风而舒啸,或登临以赋诗。五岳顶天立地,崔嵬峥崂;江河浩荡奔腾,一泻千里,它们雄伟无比的景观,充分体现出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的炎黄子孙通览古今、胸怀天下的气概。当前,交通发达便利,爱好旅游的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常常攀登大山大岭之巅,畅游长江黄河之滨。这时
2、,古往今来的骚人墨客描写大山大河的诗词名句,便会浮现眼前、涌上心头,令人肝胆开张,增添许多自豪气概和家国情怀。在传统诗词的创作中,吟咏大江大山的作品,就题材而言,属于“山水诗”。在古代诗坛,山水诗的创作有一个发展过程。汉代以前,很少有诗人以山川风物为创作题材,这和农业生产力尚处于低下阶段以及文化思潮的影响有关。汉末,曹操横槊赋诗,写下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等千古名句。这类好诗好句在当时如凤毛麟角。山川景物,异彩纷呈,往往能触动诗人的心扉。然而,不但把山水视为衬托作者心情的背景,而且把它视为创作题材的主体,这种做法直到魏晋时期才成为诗坛的一股潮流。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指出
3、:“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王士祯也说,“迨元嘉间谢康乐出,始创为刻画山水之词”。确实,魏晋之世,以山川景物为题旨的诗歌仍未臻成熟,描绘景物往往罗列成堆,没有多少意思。即便有个别佳句,也只给人们留下一些印象而已。直到唐代,山水诗特别是描写大山大河的诗歌,在诗坛上才趋于成熟,并迅速达到了卓越之境,可谓“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O诗人们所取得的成就和创作经验,在今天仍值得我们承传吸取和发展。山光水色,千姿百态,观之不足,也写不胜写。但是不同的大山有不同的特色;即使是一条大江大河,它的上游和下游景色也有所区别。在我国艺坛上,诗画同源。在画家们看来,不同的山有不同的
4、形状,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和气质,有“剑阁天下雄,夔门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说。甚至在不同的季节,景物也会呈现不同的气韵。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他的概括未必准确,因为我国南方的山和北方的山,四季山景并不尽相同。但是,就注意表现不同季节景物的不同特点而言,这对我们的诗词创作很有参考价值。描写大山大河,切忌面面俱到。在这方面,前人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汲取。晋代的陆机写过泰山吟:“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梁甫亦有馆,蒿里亦有亭。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这样的写法很普通。陆机无非是
5、说,泰山很高,有云、有寺观等。任何大山都是如此,没有写出泰山的特色。再看杜甫的望岳,同样是写泰山,却有不同的写法。他的着眼点,首先在于“望”。杜甫并不是笼统地说泰山之高,而是在未登山前仰望泰山之高。他首先提问“岱宗夫如何”,让读者突然一怔;然后说“齐鲁青未了,它那青青的山色,延续并跨越齐鲁两国,这是只有泰山才可能具有的山势,也是诗人写他远望泰山的感受。第三、四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诗人走近泰山观察它的景色。它很高也很神奇,竟能把日光隔断,让山的两面明显有着黑和白的区隔。第五、六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是进一步细细地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诗人在泰山脚下就其观察所得而抒
6、发的感想。显然,杜甫环绕着对泰山的“望”,让读者深深体悟到它恢宏的气势。这和陆机的泛泛描写,有着很大区别。在传统诗坛,诗人描绘祖国的大江大山,注重表达它们的特色和气势。如陆游说“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区区十四个字,便高度概括了中华大地的豪壮之势。李白写黄河上游,则着重表现它飞动的气势,“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让人目眩神摇,真切感受到黄河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威力。而王湾和张若虚写到长江下游景色的时候,便注目于它的广阔和宁静,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让人感受到祖国河山宽广安谧的气象。至于苏轼抓住大江大河波涛汹涌的细节,特写“乱石穿
7、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画面,则让读者看到江山险要而壮丽,让人拍案叫绝。怎样才能观察并且捕捉到不同山川的特色?这里涉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念。如李白到庐山游览,山上景色幽奇,可以描写的地方很多,其中以瀑布最为奇观。李白抓住香炉峰的瀑布奇景,以它来表现庐山的特有风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据太平寰宇记载:香炉峰“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这首诗的首句就直接把山峰比作香炉,在阳光的照耀下,它云遮雾罩,就像香炉生出了紫色的烟气。诗的第二句,李白从“遥看”着眼,那香炉峰上的瀑布,真成为他眼中的一块布了。这块布像被“挂”了起来,这句充分显示出造
8、化的伟力和诗人胸襟的阔大。诗人走近瀑布,看到了它飞流奔涌,于是转过笔锋,聚焦在充满动态的瀑布上,这和上句轻轻拈出的“挂”字之静态,构成了鲜明对比,就有了诗的第三句。李白极其夸张地说这瀑布是“飞流”,而且是从三千尺的高空直接飞坠而下的大水,那一路狂泻的气势,真让人魂悸魄动。这还不够,诗人忽发奇想,竟怀疑眼前的瀑布不是一般的水,而是从九天之上坠落到人间的银河。李白把庐山瀑布写得壮观奇幻,真切表现出香炉峰的气势和神韵。而香炉峰瀑布的奇,也让人感受到庐山独具的特色。直至今日,凡是到庐山游览的人,都会记起李白这首畅咏庐山瀑布的诗,从而进一步感受这崇山的神采。我国大山大河的形体、线条、色彩所呈现的审美形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流 天地 山色 有无 浅谈 传统 诗词 祖国 大河 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