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谱·有料·有信——薛天纬先生的李白研究和唐诗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谱·有料·有信——薛天纬先生的李白研究和唐诗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有谱有料有信薛天纬先生的李白研究和唐诗研究图片由作者提供李白全集编年笺注图片由作者提供李白诗选李白诗选图片由作者提供二零零七年,薛天纬(中)与博士生海滨(左)、郑慧霞在当涂青山李白墓前。图片由作者提供【求索】学人小传薛天纬(1942一),陕西宜川人。本科及研究生均就读于西北大学,198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10年退休前为新疆师范大学教授。2003年至2008年为华东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2011年至2016年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唐诗及中国古代诗学,尤重李白研究,曾任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薛天纬先生的李白研究与唐诗研究,正
2、如这太白佳句,境界阔大,气象万千,而又存乎一心,自出机杼。今年春秋八十的薛天纬先生从攻读研究生起即追随著名李白研究专家安旗先生,矢志李白研究,孜孜放石乞龟勉以求,将李白研究融入其生命,以李白研究作为其人生价值的重要依归。1987年中国李白研究会筹备成立时,薛天纬先生即担任理事;其后相继担任常务理事、副会长、会长;2013年卸任会长之后,又担任学术咨询委员会专家至今。同时,他还长期担任中国李白研究的主编及执行主编,密切关注李白研究动态,至今未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薛天纬先生了解和掌握李白诗歌研究动态的几乎所有“家底”。也正是以此为基础,他才能责无旁贷地不断为李白研究贡献出高品质的学术成果。从19
3、82年出版李白年谱(与安旗合著)至今,薛天纬先生以清醒的理性热爱、钟爱、酷爱李白,以进行李白诗文编年、撰著李白诗解、选注李白诗选等重要学术贡献而成为李白研究的卓然大家。同时,他始终关注着唐诗研究宏大的诗学选题、重要的诗人话题,也不放过很多学者习焉不察的一些重要细节,成为唐诗研究的通人。有谱:年谱、图谱与学术谱系薛先生的李白研究“有谱”并“靠谱”。这个“谱”,是李白年谱。李诗编年,向来称难。但只有为其编年,才能使李白的生平经历、思想脉络、作品真谛、创作规律更好地显现出来,从而使人们认识李白其人其诗的庐山真面目。宋代曾巩、薛仲邕,清初王琦、晚清黄锡珪虽然都在这方面有所努力,但成效有限;詹镇先生李白
4、诗文系年奠定了现代李白研究的基础,其系年的规模和准确性已较前人有明显跨越;瞿蜕园、朱金城二先生李白集校注虽非编年本,然其评笺及按语中时有真知灼见,已有效解决了部分作品的编年问题。在这种情势下,一部完整、合理的李白年谱将是李诗编年的基本依托。读研究生期间,薛天纬先生在安旗先生指导下,着手编写李白年谱。李白年谱编写之难有二:其一,李白生平事迹的记载模糊不清,仅依据传世和出土文献尚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其二,李白的作品多比兴寄托,相关鉴赏评论往往见仁见智,难以取得共识。薛先生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面对旧材料,探索新出路,兼修诗内诗外两种功夫,将文学的方法与非文学的方法相结合。所谓“诗外功夫”,就是从史籍
5、及文物资料中搜求有关记载,从其与作家作品的纵横关联中寻找坐标,坐实作家的行止出处及作品的作时作地。这是一种从史料出发的逻辑推理,是非文学的方法。而“诗内功夫”就是转向作品内部,探求其底蕴,寻绎其联系,发现其规律,从而对其写作背景(包括作时作地)及作家事迹行状做出大体判断。这是从辞章出发的鉴赏分析,是文学的方法。得法则有谱。李白年谱于1982年8月由齐鲁书社出版。此书按照年代、时事、事略、备考逐年展开。“年代”之下,“时事”叙政治格局变化及天下大事,“事略”陈李白行迹并以诗文系年,“备考”则略述重要文人行踪及关涉李白的创作。靠谱则有成。1984年,李白全集编年注释项目启动,安旗先生携薛天纬、阎琦
6、、房日晰三位先生,“夏战三伏,冬战三九”,备极艰辛,用六个年头克竟其功。该成果由巴蜀书社1990年首度付梓,2000年修订再版;2015年由中华书局列入“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易名李白全集编年笺注修订出版,2023年修订重版。作为迄今唯一的编年体注本,李白全集编年笺注与李白集校注(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詹镁主编)、李太白全集校注(郁贤皓校注),成为当代李白研究最权威的四种“今注本”。薛天纬先生将李白年谱压缩改写为一万五千言的李白简谱,作为附录编入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及李白全集编年笺注。简谱与注本正编相表里,整体展示了李白人生阅历与行迹、思想发展与情感起伏、诗歌创作主题与风格
7、的嬉变,实现了安旗先生在李白年谱前言所描述的初衷:李白事迹及作品多无确实年月可考然窃以为诗为心声,李白之诗尤多系至情之流露,而至情之流露又多缘感遇而发。其笔底之波澜,即胸中之块垒;其胸中之块垒,即生活之坎坷;其生活之坎坷,即时代之潮汐。吾人循其声则得其情,循其情则得其实,虽不中,当亦不远。薛先生的李白与唐诗研究,“有谱”并“有图”。这个“谱是图谱。2023年9月,薛先生从长安到天山一一丝绸之路访唐诗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图文资料翔实,史地考证严谨,诗史相参相证,精彩创见迭出,其最大特点在于以科学的、实证的笔触贯通了从大唐长安城到中亚碎叶城的这条唐诗之路,又以鲜活的、诗意的文字带领读者神游
8、其间。这本书的线路,与严耕望先生唐代交通图考中唐代长安西通陇右河西道图和唐代瓜州、伊、西、安西、北庭交通图的地理交通线路基本重合,让我们可以看到一条非常清晰的唐诗之路。此书的封套内面是一张精美的图谱一一丝绸之路访唐诗示意图,正文中又插入大量图版和照片,或示意,或印证,或助读,以展示“真相”。全书九章三十七个小节,都以唐人诗句命题,正文中李白、杜甫、王维、高适、岑参、白居易等诗人的名篇奔竞而来,骆宾王、王之涣、王梵志等诗人的佳句触目皆是。薛先生以自己长期从事唐诗研究尤其是李白研究的开阔视野、硬核学问与学术新鲜感,为读者进行了很有趣味的唐诗导读。书中李白出现频率最高。作者在长安城的翰林院里梦李白,
9、展示李白清平调词所蕴蓄的大唐王朝文化软实力;在解析李白哭晁衡诗作的来龙去脉后,感叹李白的清泪虽然白流了,但却意外地收获了好诗;在流连于西安的大唐西市博物馆时,提及馆藏碑刻许肃之墓志经当今学者解读后,刷新了学界对李白与许氏夫人婚姻状况的认识;在成纪篇中,普及了李白身世;在碎叶,薛天纬先生则与同行的学者依循吉尔吉斯斯坦的礼节向李白致敬,并展开李白出生地碎叶等一系列学术问题的研讨。薛先生的李白研究的“有谱”,更在于他以四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构建了自己的学术谱系。试以金字塔型来描述这个“谱”。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无疑是前述历经数版而铸成佳构的李白全集编年笺注。足以代表金字塔硬核中坚的则是薛先生的李白诗解李
10、白诗选等著作。李白诗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对20世纪及21世纪前十年学界诸家著述中涉及李白诗歌的实证性研究以及立足于实证性研究的诗旨阐释的成果,作了尽可能全面的检视,广泛汲取各家观点,并融汇自己的研究所得,对所涉及的李白诗歌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新解读,成为李白研究学术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成果。李白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选诗289题343首,数量占李白传世诗作的三分之一强。该书责任编辑李俊评价,此书具有诗歌编年更加准确,充分吸收学界文献、名物、史迹研究新证和烛幽照微地细读文本等特点。2023年,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首批向全国推荐的40种经典古籍及其1
11、79个优秀整理版本,李白诗选即在推荐目录之中。而建构金字塔的基础则是李太白论李白唐诗西域八里桥畔论唐诗所汇集的数十篇李白专论。这些专论,或以认知的准确性为目标进行文献考证,如李白出蜀漫议李白与唐肃宗请让“诗仙”李白的生命延续一年;或以理解的合理性为目标进行文化探究,如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一一李白对“左思之叹”的历史性回答大唐盛世与李白的人性追求。有料:大众新常识与学界硬通货薛天纬先生曾在其七十自述中表达自己的为学原则:“我做研究、写文章,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言之有物,不说无谓的话,不说无个人看法的话。因此,我做的题目无论大小,写的文章无论长短,自己觉得绝无虚文。”薛先生言之有物、绝无虚文的为学
12、原则,或可概括为“有料”。这“料”,是薛先生在李白与唐诗研究中贡献给读者的“大众新常识”与“学界硬通货”。首句为“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的李白名篇,向来依宋蜀本李白集题作梦游天姥吟留别,在当下的中学甚至大学课堂上,多数师生会错误地断句为“梦游/天姥/吟留别”。然而,此诗的诗题并不是“吟留别”,而是“梦游天姥吟”;“留别”不是被吟的对象,“留别”的对象是“东鲁诸公”。薛先生以梦游天姥吟留别诗题诗旨辨(中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和梦游天姥吟留别诗题辨误(文学评论2013年第2期)两篇文章详细讨论了这个问题,后文更是从文献学角度详细考察了这首诗的题目在不同版本中的面目:河岳英灵集题作“梦游天姥
13、山别东鲁诸公”;当涂本李白集题作“梦游天姥吟留别诸公、一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东鲁诸公”;蜀刻本李白集题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东鲁诸公”;李诗通题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东鲁诸公”。通过考镜辨章,斟酌比勘,得出此诗题目应依李诗通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东鲁诸公”的结论。我们期待,在若干年后的大中学的教材中,这首诗题能归正为梦游天姥吟留别东鲁诸公O同样是围绕天姥山的研究,“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与天台山、赤城山、五岳相比,天姥山到底高在哪里?薛先生认为,李白诗中的天姥山高度,其度量方法应该是文化考察的而非地理实测的。1999年,薛天纬先生以一篇天姥
14、山的文化高度做了“精准”的丈量,当年薛先生自称“杜撰”的“文化高度”这个语词,如今恰恰应该成为我们欣赏、讨论、研究天姥山甚至古代名山大川的基本观念。李白诗歌中,不少貌似司空见惯的语词,古往今来,或被不同程度地误解,或被有意无意地忽视。薛先生以披沙拣金的耐心与功夫,进行了合情合理、切中肯蒙的训释与解读。以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歧路”为例,薛先生从大量唐诗文献实例出发,比勘追索,探究其义,指出了“歧路”的含义并非岔路,而是“道路,即李白另一首行路难开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大道”,此处指“仕进之路”。类似的精彩解读,薛先生的李白与唐诗研究中在在多有,恕不O在为大众不断贡献这些“
15、新常识”的同时,薛天纬先生还着力解决了一批李白研究与唐诗研究的硬核问题,为学界贡献了很多堪称定端的“硬通货”。例如,李白“古风”组诗的命题及编集问题,薛先生在详细辩证了学界两种对立但又各成体系的观点之后,洞幽烛微,厘清源流,提出:是李白自己命题和编集了古风,但当时未必即编就“五十九首”的格局;进而条分缕析地梳理了从李白“枕上授简”于李阳冰之后,李白诗集经乐史、宋敏求、曾巩等人之手编定古风五十九首的过程。这是截至目前学术界对这一聚讼纷纭的问题所做的最彻底的梳理,体系完整、线索清晰、逻辑严密、考证细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为这一过程提出了非常重要的证据:成书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Ion年)的姚铉编唐文粹,所收李白古风十一首,其排序依次为后来王注本古风五十九首的第1、8、9、10、11、14、15、18、21、27、49首,可知在宋敏求李太白文集编成之前,“古风”至少已有四十九首,而且已排定后世所见编次。“古风”研究中有个难题,即列为古风之首的“大雅久不作”,对其题旨应如何理解?薛天纬先生的看法是:此诗从社会与文学两方面标举的最高理想是西周,其文学代表为大雅;其次是在历史上亦堪称盛世的汉武帝时代,其文学代表为扬、马之赋;与此同时,诗人对唐王朝的盛世寄予极高期望,既望其政治清明,亦望其文学昌盛;李白明显是将“圣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