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精品开放课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精品开放课建设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精品开放课建设方案一、建设基础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2010年被立项为院级网络课程,2013年被立项为院级优质核心课程,经过近6年的建设,该课程在课程设计与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成果等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建设基础。1课程设计与开发结合本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特点,本专业教师通过走访企业,调研企业对岗位的需求,然后对课程进行设计和开发,并引进一些合作企业的项目作为教学项目,由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共同开发课程。2 .师资队伍建设该课程初步建成了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教师都具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目前共有9名教师,其中专
2、任教师5人,企业兼职教师4人。专任教师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1人,讲师2人,助教1人。近几年,教学团队的专任教师共发表教研、科研论文12篇,主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4项,出版教材3本,与合作企业研发新产品3项。3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本课程经过6年的建设,课程标准、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课件、学习情境、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基本完成。后期随着课程内容的更新做相应的修改和完善即可。目前网站教学资源基本完成,同时在2015年出版了对应的高职高专教材,更加丰富了教学资源。本课程会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资源。4 .拓展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过程和课外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到相当多的教学资源,随着教学的
3、不断深入,积累了大量的课外拓展资源供学生学习参考,包括电子产品设计流程和规范,芯片手册,典型应用电路等工程资源。5 .教学录像在前期已经完成了说课和课程简介的录像,也录制了12节课的教学录像。目前多媒体课件已经制作完成,可按照课程进度情况进行录像。6 ,实验条件建设和教学成果目前该课程主要使用嵌入式技术实训室,该实训室有台式电脑48台,ARM实验板48块,相关仿真器、串口线、温湿度传感器、灰尘传感器、液晶屏等若干,可满足目前实训课程要求,另外有项目实训板3款,可满足3个无线通信、自动浇花器、智能豆浆机等项目的开展。在教学成果上,除了学生自选项目制作外,还联合企业开发了无线调光、DA11总线的1
4、ED电源等项目。二、建设目标以精品开放课建设为契机,整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使之成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门综合性强、专业知识涉及面广,紧密联系企业的一门课程,同时带动其他核心专业课程的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电子信息相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服务于中小企业。1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开设在高职的大二下学期,是在电子信息相关基础课程学习完成的基础上设立的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为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奠定电子产品设计技术的知识基础和综合运用能力。这门课程只有和企业合作开发课程,聘请兼职教师授课,才能够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了解到企业在做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因此本课程的教
5、学将会继续引入企业项目、聘请技术人员联合开发课程,成为基于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精品开放课程。7 .提高师资队伍教学及科研水平。把企业的项目融入到教学中,这就对校内专任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以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为契机,专任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在做什么,需要哪些电子知识,并向企业技术人员虚心学习相关的产品设计及工艺知识。专任教师将在企业中学到的知识融入到教学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另外,依托校内专任教师基础知识扎实的特点,教师可以和企业联合开发项目,从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8 .实现教学资源开放和共享。课程建设还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教学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将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实现共享
6、,让有需要的学生和老师随时进行学习和参考。三、建设内容1 .课程设计与开发(1)课程定位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综合应用课程,是一门技术发展迅速、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以实际产品作为项目载体,按照企业产品开发过程实施教学。通过该课程成学习,使得学生获得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和传感器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具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一般电子产品整机的设计、调试、管理、维护和技术服务等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7、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本课程主要能够培养以下几类人才:序号职业领域典型的职业岗位1电子产品测试与维修类电子产品维修、电子产品测试、电路板ICT在线测试等2电子产品工程开发类硬件电路辅助设计与调试、电路板绘制、软件程序设计等3品质与生产管理质量检测、品质管理、拉线管理、生产工艺制定、生产设备操作与维护等。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是在学习完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3、单片机和传感器等专业基础课后的综合应用课程,是对前面所学专业课程综合应用。该课程针对性强,专业和职业化程度高,专业知识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强,理论紧密联系实践;创新性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本课程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专业课程中
8、培养学生智能电子产品研发、测试和装配等能力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当地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和分析,明确了本课程以培养电子产品的检测和测试、产品研发、产品销售与技术支持等领域的职业岗位群。与多家电子企业进行合作对课程进行设计与开发,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的要求:课程设计上突出职业性:课程通过几个由简到难的项目制作,让学生学会查阅资料、选定方案、设计电路、电路板焊接、硬件和软件调试、整机测试、总结报告撰写等典型工作任务。这些过程完全按照企业规范进行设计,尤其是智能豆浆机和智能浇花器这两个项目直接拿实际产品让学生来进行重新设计,模拟企业岗位设置,基于工作过程将任务分解成几个任务,每个项
9、目组有4-6人组成,按照项目需求岗位划分为项目负责人、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文档工程师等。每人按照自身特长和爱好选择岗位,并负责相应岗位的工作以及配合其他组员完成项目制作。教学方式设计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方式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把学生被动学习变成学生主动参与与操作,使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学中教师给出项目设计要求后,给出工作时间进度表,每组根据进度表完成各阶段项目设计,在项目整个制作过程中教师仅仅给出必要的方向性指导和建议,在项目制作完成后项目组进行项目答辩考核,每个人对自己工作进行陈述并接受知识提问考核。校企合作设计课程:课程中的项目来自于企业实际产品
10、,课程的设计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中企业的主管、工程师参与,提出指导性建议。课程内容企业实践性较强的部分则聘请合作企业的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给学生授课,使学生更能够贴近企业要求来设计和制作电子产品课程体现开放性:课程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程内容的开放性,电子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课程内容也必须不断更新,适应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企业的需求,例如,32位的ARM处理器以其高性能、价格低等优势逐渐抢占了8位单片机的市场,企业应用越来越多。我们课程内容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将控制器由原来的8位单片机AVR换成32位的ARM处理器。教学中,项目设计除了给出预定的功能外,各项
11、目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更多功能,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建设了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学习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在不断持续更新,这样让学生随处可以进行学习。课程的设计思路如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本课程根据本地区电子企业对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确定了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对电子技术人才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确定能力标准及技能要求。根据能力标准和技能要求制定本课程的课程标准,然后进行课程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实训指导书以及其他配套资源的开发。职业能力培养过程流程如图1所示:图1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内容。通过校企合作
1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以行动导向和学习情境组织教学,加强学生掌握电子企业岗位所需技能的培养,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相互融合。学校通过和本地区的电子企业合作,通过分析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工作领域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构建和组织课程内容,构建思路如图2所示:图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以学习情境构建课程内容。与企业合作,针对智能电子产品开发这个工作领域的各岗位进行深入分析,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揉和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抓住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这些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找出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点,然后围绕典型的工作任务来设计课程的学习情境,并设
13、计教学目标和每个学习情境的学习单元教学内容。学习情境构建过程如图3所示:图3学习情境构建过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项目训练。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贯穿整个教学本课程是在学习完电子专业基础课后的综合应用课程,学生都具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项目制作过程中,教师只是辅助作用:给出项目任务要求、对学生阶段性评价、期末考核评价、针对性的技术指导;而学生自己组成的项目组按照企业工作要求自主完成项目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内容由简单到复
14、杂,层层深入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和特点,课程的六个项目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项目一和项目二主要是对前面所学单片机、电子产品设计工艺等课程的回顾,采用简化的工作过程,使学生逐渐接受这种学习方式;项目三则融入了更多的工作任务,通过这个项目,学生基本对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有了较深刻的认识;项目四、项目五和项目六则来自于企业,完全按照企业工作流程,设置典型工作任务的情境教学。图4课程内容层层深入模拟企业工作过程,根据岗位分工完成项目制作课程中的每一个项目,我们根据岗位技能需求,将项目分解为几个典型的工作任务:电路设计与调试、电路板绘制、程序设计与调试、整机性能测试、文档归档,每一个项目还要配一个项目
15、管理人员。根据这几个典型的工作任务项目组分别配备了项目负责人、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文档管理员等职位,由项目组各成员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和爱好选择其中一个职位,在整个项目制作过程中,这个项目团队成员各尽职责,相互配合按照进度、企业电子产品设计要求进行设计与制作,既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技能岗位适应能力。从2009年开始,我们引入岗位分工这种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每年都培养出几名能力突出的学生,毕业时的工资就能达到4000元以上,根据2014年毕业生调查报告显示,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平均工资居全校所有专业第一。全面的、标准化的考核体系以学习过程考核为主,着重考核学生所掌握的基本专业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体系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序号评价目标评价内容成绩占比1工作态度课程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例如是否积极的完成任务、回答问题及考勤20%2自学能力和自律性课内和课外独立思考和学习任务拓展能力,如对项目进行自我创新、课外制作其他项目等。20%3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完成项目情况,是否按时完成阶段任务,组织是否有条不紊。20%4综合业务能力项目考核答辩,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专业技能掌握熟练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40%(3)校企合作自2010年课程被立项为院级网络课程以来,课题组成员每年都会深入到周边电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