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后服务方案.docx
《小学课后服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课后服务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陕西省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陕教规范12019)12号),汉中市教育局关于规范开展课后服务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按照镇巴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转发中小学课后服务相关文件的通知镇教体发(2023)153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成立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负责“课后服务”工作的决策、指导和管理。副组长:XX负责“课后服务”工作的组织安排和实施,制定课后服务工作方案。XX负责“课后服务”工作的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方案。负责课课后服务考勤。成员:XX负责“课
2、后服务”课程设计、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统计,课后服务社团工作。XX负责“课后服务”家长、学生的宣传、动员工作,场地安排,后勤保障,协助组织实施。XX负责“课后服务”的经费管理、制定经费管理方案。课后服务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XX兼任办公室主任。二、课后服务的目的意义课后服务是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规定教学任务之外开展的便民服务,是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回应广大家长对学生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帮助家长解决后顾之忧的重要举措,是教育为民服务、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三、课后服务应坚持的基本原则1 .学校为主体原则。课后服务的实施主体是学校,服务对象是正常放
3、学后按时离校有困难的学生各学校要结合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实际,主动承担责任,自主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尽可能满足学生需求。中心校可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少年宫的场地、设施设备共同开展课后服务工作。2 .自愿性原则Q各校要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内容、时间、场地、师资、费用等事项,由学生及家长自愿选择,建立健全“学生自愿、家长申请、班级确认、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与,严禁以任何方式拒绝或推诿学生参与。课后服务要优先保障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困难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3 .规范性原则。各校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家长
4、的需要、本校的实际情况,围绕立德树人,按照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要求,科学合理确定服务内容及形式,合理安排放学后学生的活动,严禁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4 .公益普惠性原则。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所需经费应坚持以公益性、普惠性为导向,严格执行相关收费标准和经费管理办法,建立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和据实收支机制,不得营利。对贫困家庭学生应减免相关费用。5 .稳妥推进性原则。各校要充分结合实际,深入考虑学段差异、学生上下学路途差异等多种因素,综合学生、家长需求及学校条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6 .安全性原则。课后服务工作实行学校负责制,要将安全保障作为课后服务的首要条件
5、,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细化工作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要向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及其家长公布作息时间,加强家长及学生的安全教育,建立安全协议制度、家长接送制度等工作机制,做到家校无缝交接,确保参与课后服务学生回家的路途安全。四、课后服务的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校高度重视课后服务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村校结合本校实际制订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并报中心小学备案,成立组织机构,各校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条件成熟,XX年秋季学期开始组织实施。二.建立健全制度。各校要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工作相关制度,制定课后服务工作细则,严格落实考勤、监管、交接班等工作制度。完善校外人员
6、入校身份核查和登记制度。制定完善课后服务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学校要与家长签订协议,约定双方责任与权利,探索建立课后服务家校合作制度,确保课后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三,细化工作流程Q按照征求意见、告知家长、学生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筹安排的工作流程,以学期为节点,以需求为依据,分项目混班编排(课后服务单班人数不超50人),开展针对性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严格执行5+2服务模式(即每周五天,每天2小时),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得晚于18:00o1 .摸底调查,征求意见。学校依据本校功能室、仪器设备、活动场地、师资等条件,设计课后服务学生意向调查表,广泛征求学生课后服务需求。2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课后 服务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