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视角下民族文化传承路径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共育视角下民族文化传承路径探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一、家校共育内涵探析1概念阐释共育指的是两方或者两方以上的力量一起合作达到教育目的的相关活动。“家校共育”这个概念相对宽泛,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于它的定义也在产生变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定义。研究家校共育的专家马忠虎指出家校共育是一项非常科学和严密的活动,更是学校和家庭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和支持的活动。他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和学校的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二者都是中心。其观点主要指出让学校和家庭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找到了平衡点,有助于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形成良性循环。周丹指出家校共育不应该仅仅停留于观念层面,还应该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行为模式。在模式形成的过程中,家
2、长和学校双方都应有合作的意愿和意识,然后进行互动交流,最终形成固定的家校共育模式。黄河清指出家校共育指的是为了促进教育目的的达成,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学校指导家庭,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从而达到青少年快速成长、全面发展的目的。目前,就家校共育的定义而言,我国尚未出现明确定义,但就本文研究界定而言,本文认为家校共育指的是为了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之间相互理解、支持、合作,平等、科学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注重学生共性的培养,也不能忽略其个性的发展;既要注重智力的培养,也不能忽略人格的燃造,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2.国内外家校共育发展历程(1)国外家校共育发展发达国家家校共育经历了
3、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美、英、法、德、澳、日等发达国家出现与家校共育相关的思想萌芽和个别教育法案,英国洛克和安德鲁贝尔、兰开斯特牧师、法国卢梭、美国杰弗逊和富兰克林、德国康德都曾提了合作教育思想。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初等教育法出现了家校共育思想萌芽。19世纪末至20世纪80年代是家校共育研究发展阶段。19世纪40年代美国出现第一个民间家校合作组织“女子公立学校联合会”到20世纪全美教师家长协会成立。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掀起了教育机会平等为主要内容的平权运动,强调对处境不利的儿童和家庭的教育机会的关注,1966年美国的科尔曼报告和1967年英国的普劳顿报告提出学校在孩子学业
4、成功方面没有多少实际用处,而家庭及其同伴的影响才是决定孩子学业成就的关键因素。要求家庭与学校在孩子学业水平方面应该肩负一样重要的角色,父母是潜在的教育效益的主要来源,学校有义务鼓励父母参与到孩子的学校教育中来。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发达国家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家校共育进入成熟阶段。代表性的政策有1994年美国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案将家长参与学校法制化,2000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美国还制定了“家校合作国家标准同期,英、德、韩亦有相关法案出台。(2)我国家校共育发展对于家校共育的研究,我们国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中后期广泛开展起来。在1971年朱庆澜先生在他的
5、著作家庭教育中曾经提出学堂和家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相互支持和配合,才能确保教育方向和目标的一致性。我们国家的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教育幼儿是一项繁琐、细致和复杂的系列活动,只依靠学校,或者只依靠家庭,都无法完成,二者之间必须做到密切配合,才能相互统一,实现教育目标。诸如此类的理论还有很多,但不管是从实践层面还是从理论层面,都印证了家校共育的必要性。最早的家校共育形式比较单一,内容相对较少,只是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学校方面更多的是把关注点放在追求升学率方面,和学生日常表现方面。二、家校共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体现1彰显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民族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经久不息的重要纽带,是维护中华
6、民族整体性,保护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和持续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文化传承是民族历史的见证和写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源泉。将民族文化传承融入家校共育的发展之中,优先体现的是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学校教育把传承民族文化作为教学内容,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力度,保护民族文化要从教育入手,逐步增加文化保护的投入。通过家庭教育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以及家庭的文化传承力度。没有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就不可能有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行动,只有是民族的才是有生命力的,只有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才能有信心和动力自觉维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通过家校结合,充分认识民族文化的价值,加大宣传保护民族文化的力度更深入了解文化对经济的
7、极大与持久的推动作用,认识到文化也是生产力,是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的有力彰显。2 .创新民族文化传承的渠道民族文化进校园是当前主流的民族文化传承形式。家校共育下的民族文化传承打破了学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佳场域的局限性,丰富和创新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渠道。民族文化不仅仅是通过学校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进行,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等形式,让家长支持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教育,将民族文化传承融入家庭教育之中,并通过言传身教共同担负起培养孩子传承民俗文化的责任。家长成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角色,家庭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另一重要场域,延伸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场域,将学校与家庭相结合,更有效和更具针对性和选择
8、性地对优秀民族文化进行传承,更具效率地增进传承的力度和效果,进一步激发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活力。3 .提升民族文化传承的社会认可度家校共育是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民族文化传承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进行,在丰富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家长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学生家长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社会生活的交流与沟通中,不难涉及与学校共同完成的孩子民族文化学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文化在社会中的传播,提高社会成员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可与认知。现下,社会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可度不高,对于国外的舶来品却热情有加。这有助于扭转这一现象,进而增强社会群体对于民族文化的
9、自信,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三、家校共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凸显1家校共育内容中民族文化因子欠缺家校共育通常产生于某些特殊的时刻,比如学生违反纪律、成绩下滑等等。由于现代人才的评选机制,学校和家长多重视升学率而忽略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能力的培养。民族文化绚丽多彩,蕴含着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学生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与民族如果抛弃了经过一代又一代先贤们用智慧与生命炼就的文化结晶,就会难以承受这种“历史之轻”,也极易遭受由于“文化贫血”而民族精神孱弱所造成的恶劣后果。家校共育的内容中恰恰忽视了这部分优秀的内容,民族文化内容资源的欠缺和具有筛
10、选民族文化能力的师资限制着家校共育中民族文化因子的显现。4 .家庭情况差异导致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难以落实家庭情况的差异制约着家校共育的实施效果。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们在社会生存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任务,社会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如果没有具有教育素养的家长的配合,无论学校付出多大的努力,都会是教育效果大打折扣J家庭环境包括家长自身素质和家长教育孩子时间。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社会经历等与其自身素质有较强关联,学生家长来自大江南北,拥有不同教育背景,经历不同人生轨迹,其自身素质也相差甚远。高素质的家长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更高、学习速度更快,辅导孩子能力更强,反之
11、亦然。学生家长也来自各行各业,其工作之余的时间有差异,对于孩子的辅导时间也难以相近。因而,民族文化传承的落实之于家校共育上,与家庭情况的差异有着莫大联系。5 .家校教育水平差异导致民族文化教育内容难以衔接学校教育采用国家要求的教学方法,针对教育内容采取专业性的集体式班级教育,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和理解程度通常高于一般家长,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课后教育,父母的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程度比较浅,而且教育方法比较业余。民族文化类教育内容多以校本教材和地方教材的形式进行教学,学校教育中占比少,多以家庭辅导和学生自学为主。由于家校的教育水平差异,在学校教育评估中的文族文化的难度与家长所接受的难易程度不相符,导
12、致民族文化教育内容难以衔接。四、家校共育于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探寻1增添民族文化教育内容民族文化是民族数年积淀的成果,重视民族文化在学生成长中的重大意义。随着新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成绩已不再是评判学生优良的唯一标准。培养知识全、涵养高的全方面高素质人才,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是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因此,在家校共育内容中增添民族文化因子是必要之举,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立足学生家长资源,以学校为主导、以家长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家长参与教育工作的主动性,更好地达成了家校教育共,是丰富学校民族文化资源储备,增添民族文化教育内容,推进了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家长数量是学生数量的倍数。家长来自四
13、面八方,从事各行各业,是一个庞大的资源群体,具有专业性强、类型多样的特点。充分开发在民族文化方面具有专业性的家长资源,建立家长资源档案库,让其参与民族文化课程开发,来校宣讲和指导学生学习相关民族文化,兼顾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弥补了民族文化专业性师资不足,。家长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学校每年都会迎来一批新生、新家长,家长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学校依据开发实施方案,每年都会对家长资源进行评估,及时更新与调整家长资源库,把参与热情高、责任心强、具有较高质量的家长资源置于优先位置,是不断更新和增添民族文化内容的有效途径。6 .平衡学生家庭环境差异家校共育的主要参与者是学校和家庭。2015年教育部关
14、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510号),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视家庭环境是推进民族文化传承效度的重要因素。而组建家长合作小组是平衡各学生家庭环境差异的有效途径。教师可通过私下了解各家长的学历情况,辅导时间,并以此为指标将班级学生家长进行分类,通过高学历与低学历搭配,辅导时间多与缺乏时间辅导的家长相搭配,取长补短,协调各家庭环境的差异。有助于家庭对接学校教育内容,尤其是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类的教育内容。在现行人才选拔的制度下,成绩和升学率依旧是学校主要重视的一方
15、面,学校主要教受的内容为语数英重要考试学科,而忽略民族文化类对于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教育内容,而这部分内容的教育任务,多依靠学生自学和家庭教受的方式,家长在学生的民族文化学习以及民族文化传承上,就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学校作为教育的专业职能部门,还可对家长这一合作主体提供培训、服务和指导。编写相应的家庭教育读本促进家长自我学习,邀请专业进行家长培训增补家长教育知识,全面提升家长的素质,使其更科学规范的指导孩子,更有实效性的进行民族文化学习。7 .协调家校教育内容难度面对家校教育水平的差异,兼顾效率化和直线化,采取整教育内容的难度,多样化方式进行教育内容的投放是优良选择。基于民族文化教育内容难度的开发,可邀请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社会背景的家长来被试,选取难度适中,家长接受和理解程度高的内容。其次,可采用互联网大优势,民族文化教材内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每章节的内容,录制同步讲授的云课程,以二维码的形式附录在每章节开头。家长可使用数码设备进行扫码,辅导孩子学习。既生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家长对于内容的理解程度,使其更具专业水平辅导孩子学习。与此同时,还增加家长自身对于民族文化知识的积累,促成民族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