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参考借鉴范本.docx
《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参考借鉴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参考借鉴范本.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借鉴借鉴范本颁布日期:20年月日1事故特征12应急组织与职责12. 1基层应急组织13. 2职责14. 2.1各部负责人12. 22各部员工13现场应急处置23.1火灾事故现场处置23. 1.1事故处置程序23. 1.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23. 1.2.1火灾现场的判断23. 1.2.2灭火方法的选择33. 1.2.3灭火的基本原则53. 1.2.4其他处理措施63.2触电事故现场处置73.2.1事故处置程序73.2.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74相关注意事项84. 1触电事故处理的注意事项84.2配备抢险救援器材和消防器材94.3其他相关注意事项91.1.1 3.1佩戴个人防护
2、器材注意事项91.1.2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注意事项91.1.3 采取救援对策措施注意事项91.1.4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101.1.5 3.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101.1.6 应急救援结束后注意事项101.1.7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10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本公司存在危险源有:电气火灾、触电、静电、异常停电、异常带电、雷击等危险因素,其中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为电气火灾、触电;其次为:异常停电、异常带电、雷击等。各办公地点、展区、商铺、活动场所都有可能发生各类事故。如果是火灾有可能产生楼房损坏,办公及电气、电脑设施损坏,人员伤亡;如果是触电事故有可能会出现人员
3、伤亡;异常停电、异常带电、雷击等事故有可能造成商铺商品/展区展品损坏、办公场所电脑系统的损坏,资料流失,严重的能引起火灾,造成园区无法正常运维和公司正常运营受阻。2应急组织与职责2.1 基层应急组织基层应急组织主要由部、部、部、部、以及办公室组成。2.2 职责2.2.1 各部负责人1 .根据各部可能发生的危害,教育员工熟悉急救方法。使职工掌握自我防护能力和互救能力。2 .当各部门出现事故时,开展初期救援工作,并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3 .参加各部门的各类事故调查分析。2.22各部员工1 .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2 .如发生事故,要果断正确处理,及时、如实地向上级
4、报告,并保护现场,作好详细记录。3 .在各部门负责人的指挥下,参加事故的救援工作。3现场应急处置3.1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3.1.1 事故处置程序任何人发现火情都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同时汇报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到场后,发现此事故不是本部门力量和设施能够解决时,应由各部门负责人立即汇报应急总指挥(总指挥不在时,报告副总指挥),同时由总指挥启动公司应急预案。3.1.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1.2.1 火灾现场的判断火势的发展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和熄灭阶段。1 .初起阶段:在起火后,火烧面积不大,烟气流动速度缓慢,火焰射出的能量不多,周围物品和结构开始受热,温度上升不快
5、,但呈上升趋势,这是火势发展的初起阶段。在这个阶段,用较少的人力和简单的灭火器就能将火控制住或扑灭。2 .发展阶段:随温度的上升,可燃物和结构受到加热,开始分解,气流对流增加,燃烧面积扩大,速度加快,整个房间内将呈现发生轰燃的一触即发的局势。这是火势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投入较多的力量和灭火器材才能将火扑灭。3 .猛烈阶段:由于燃烧面积扩大,大量的热释放出来,空间温度急剧上升,发生轰燃或周围可燃物品、结构几乎全面卷入燃烧,火势达到猛烈的程度。这时,燃烧强度最大,热辐射最强,温度和烟气对流达到最大程度,可燃材料被烧尽,不燃材料和结构的机械强度受到破坏,以致发生变形或倒塌,火突破建筑物外壳,向周
6、围扩大蔓延,这个阶段不仅需要很多的力量和器材扑灭火灾,而且要用相当多的力量和器材保护周围建筑物,以防火势蔓延。4 .熄灭阶段:火场火势被控制住以后,由于可燃材料已烧至殆尽,加上灭火剂的作用,火势逐渐减弱直到熄灭。可见,初起阶段易于控制和消灭,所以要千方百计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扑灭初起火灾。否则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才能消灭火灾。应根据火灾现场的具体情况来判断火灾所处的具体阶段,再决定应采取的灭火措施。火势初起时,且确认火势较小,可进行灭火;火势发展迅猛,如无必要的设备、措施应立即进行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并等待专业消防队前来扑灭。3.1.2.2 灭火方法的选择常用的灭火方法有以下4种
7、:1 .冷却灭火法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其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而使燃烧停止。用水扑救火灾时的主要作用就是冷却灭火。一般物质起火都可以用水来冷却灭火(油类的易燃液体不宜采用)。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灭火外,还经常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防止其达到燃点而着火,还可用水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等。以防止其受热变形或爆炸。2 .隔离灭火法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隔离灭火法的措施很多,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设备或管道上的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排除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液体;阻燃、疏散易燃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毗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生产 事故现场 处置 方案 参考 借鉴 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