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创新人才研究会成立大会的发言.docx
《在全国创新人才研究会成立大会的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国创新人才研究会成立大会的发言.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在全国创新人才研究会成立大会的发言全国小学创新研究会任我为常务理事,深感荣幸与责任。既然大会让我讲几句,必恭敬从命。刚才专家领导的讲话高屋建领,从民族的复兴到未来人才的需要,都给我们很多启示。作为一线教师校长,听了您们的发言,我该讲些什么,用怎样的方式讲?凭语文老师的习惯,我从各位发言中扑捉到一些语词:启蒙、基础、呵护、反思、兴趣、特长及批判等。这些语词的目的指向学生,可背后的作用跟谁有关呢?想到这,我决定放弃事先准备好的理论文章,从现实出发,讲三个真实的小故事。故事一:老师让学生用“发现”造句。有一个男孩这样写道:“我发现我家的母鸡总是围着鸡窝转。”老师阅后,批评该句没有意义,母鸡围着鸡窝转
2、就是一个基本常识,谈不上发现,要求重造一个。第二天,男孩终于造了一个句子:“我发现地球围着太阳转”。结果老师大加赞赏,说这个句子才有意义,还读给其他同学听。在座的各位听了,一定会笑。的确,作为成年教师,认为母鸡围着鸡窝转是基本常识,可在“天真无知”的孩子心里却是巨大“发现”。而这对于几岁的小孩子来说,这才是真实的,基于生活的,接地气的,属于孩子自己的真正见解!而老师肯定的,地球围着太阳转的发现呢,却是毫无意义的,凭空想象、错解“发现”的假象。这种拔地而起的造句,是不是对启蒙的扼杀?如此这般,孩子的创新启蒙从哪里来?故事二:一位老师讲这样一个小村庄。课文讲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当地居民滥砍树木
3、,破坏生态环境,结果山洪暴发淹没了小山村。老师问:“美丽的小村庄哪里去了?”意在让学生回答“环境破坏所至”。这时有个孩子的小手总是在老师眼前挥动,老师也看到了,可几次预叫又止。最终还是耐不过孩子的急切,只好让他发言了。只见这个男孩认真地说“小村庄被日本鬼子给烧了!”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老师呢,小声对他嘀咕了一句:“谁让你又瞎说?等下课后,看我怎么收拾你!”课后,讲课老师来到听课者面前解释说,该同学每次发言都异想天开,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令她很头疼。今天因为有人听课,看到他那么急切,又怕听课人觉得关注个别学生不够才让其发言。听课的老师走到该同学面前,问他为什么会那样想。孩子很委屈地说:“今天课文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创新 人才 研究会 成立 大会 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