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部编版必修上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部编版必修上精选.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并学习人物通讯的写法。2 .学习本课选材与细节描写和立小标题的特点。3 .通读全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典型事例。4 .学习杰出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热爱劳动高尚品质。学习重点:通读全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典型事例。学习难点:学习杰出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热爱劳动高尚品质。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通读课文,利用词典等工具梳理字词,初步感知文本。2、了解人物通讯这种文体和袁隆平的生平事迹。3、通读全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典型事例。一、【激趣导入】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
2、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这是2004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之一袁隆平的颁奖词。袁隆平为什么能够获此殊荣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袁隆平的人物通讯,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袁隆平这个人物的。二、【预习检测】(一)文体知识检测:抽13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
3、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4、:1 .传记式: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2 .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3 .群像式: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二)袁隆平生平事迹检测:抽13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袁隆平,他是“杂交水稻之父”:“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何谈经济建设。所以,谁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谁将无可辩驳地成为名垂青史的功臣。袁隆平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我国大江南
5、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袁隆平的努力,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贡献。三、【初步感知文本】1、课文写了袁隆平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勇于实践,敢于探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1993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坚持
6、真理,实事求是)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二(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2、课文写了袁隆平哪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体现了袁隆平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哪些方面的品质?并请结合文本四个小标题所引领的内容,在下列横线上填出合适的内容。第一问:四个小标题1、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2、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3、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4、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第二问:袁隆平的品质1、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从实践中发现真理的工作方法;2、不迷信权威,
7、不动摇,不退却,极具韧性的学术品格;3、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不计个人风险得失的道德操守;4、心怀天下,情系世界,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理想志向。第三问:袁隆平是一位扎根农田,挥洒汗水,专注敬业,严谨认真的实践者;袁隆平是一位不迷信权威,不动摇,不退却,极具韧性的研究者;袁隆平是一位勇于担当,坚持实事求是,不计个人风险的捍卫者;袁隆平是一位心怀天下,情系世界,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寻梦者。四、【学习总结】学生反思学习本课的收获,教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加以总结。【明确】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文章高度
8、评价了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也表达了对袁隆平的崇敬之情。【板书设计】五、【课后作业】细读课文,勾画出有关人物细节描写的语句片段。第二课时【课前预习】1、细读课文,勾画出有关人物细节描写的语句片段。2、分析作者用了那些手法来写袁隆平的。一、【激趣导入】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物质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一无价。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码。二、【预习检测】请13名同
9、学板书预习情况。三、【深入研读文本】1.鉴赏细节描写。片段一: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的袁隆平最标准的形象【明确】通过“挽起裤腿”这一典型细节,写出了袁隆平虽是科学家的身份,却凡事亲力亲为,与土地与水稻天天打交道的形象。片段二: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克稻禾。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明确】从“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这样的细节描写我们能够看出袁隆平对待植物科学、农业技术研究的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对稻出如数家珍般的熟悉与热爱。片段三: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
10、田境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死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明确】通过“鹤立鸡群”写出了的样株的与众不同,突出了他的特性,而“抚摸”更是生动传神的写出了袁隆平将样株视若珍宝的情态,将那份欣喜与激动准确的表达了出来。【总结】细节描写的效果: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2 .作者用什么样的结构和手法将这些具体、典型事例贯穿起来的?有何特点?【明确
11、】全文通过把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工作态度、方法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学术精神、品格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道德操守、准则饥饿的威胁在退却个人理想、志向特点: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语句精妙、结构工整。3 .概括本文的艺术特点。【明确】(1)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丰富通讯信息、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重要手段。例如:“一位老人眯起双眼一走下了稻田”,几个动词突出了人物工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一一深入实践。(2)运用具体、典型的事
12、例塑造人物。如: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勇于实践,敢于探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1993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坚持真理,实事求是)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搜集占有大量的资料
13、之后,可选的事例很多,但是作者围绕主题,选取可以突出人物个性的事例,选材精,不庞杂。(3)小标题的结构,体现布局谋篇的精细、巧妙。全文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特点: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语句精妙、结构工整;内容深刻、突出主题;形式灵动、富于文采。(4)表达方式上,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多种表达方式灵活运用。袁隆平是怎样发现真理的,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追述了袁隆平科学实践的过程(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一一发起了挑战):发现特异稻(欣喜)护理特异稻(满怀希望)一试种特异稻(失望)一分析研究(自信)一发现真理(收获)。4 .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明确】通俗易懂。如:记录了袁
14、隆平“泥腿子专家”的称号;“三不稻”一一“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真实准确。文章用列举y了大量的数字和具体的时间,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表达的准确性。如:产量占90%以上;增长20强左右;1961年7月的一天等。生动传神。如“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情感充沛,富有感染力。如:激动得几乎要喊出来!富有哲理,引人深思。如: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5 .技巧点拨一掌握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任务引导】夹叙夹议是一种写作方法,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用表达方式来说,就是在行文的过程中既要有记叙,也要有议论。【任务活动】找到文中夹叙夹议的片段,并分析其效果。
15、【明确】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经过反复统计计算,袁隆平证明,这次发现完全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这里就用到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总括式的记录了袁隆平发现杂交水稻繁殖规律的过程。后面,袁隆平的实践让他发现了真理:只要探索出其中规律,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也就一定能把这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再到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检验真理。则是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摆观点、明立场,表达了对袁隆平发现规律、践行真理的高度认可。效果:夹叙夹议的手法,能够让文章更加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能够更加具体地记叙事件,充分地抒发感情,而且能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也正是记叙中的议论,起到了点睛的作用,成功地塑造了杂交水稻之父一一袁隆平的光辉形象。四、【文本小结】人物通讯要注意新闻性与文学性相结合,新闻性要突显重点,文学性要有丰富的细节。本篇人物通讯,精彩之处有哪几点?1、 围绕主旨选取典型事件;2、 小标题清晰明白,结构统一;3、 细节描写使人物形神兼备;4、 准确的数据增强文章真实性。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