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书法四大家之一朱熹十五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docx
《南宋时期书法四大家之一朱熹十五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宋时期书法四大家之一朱熹十五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南宋时期书法四大家之一朱熹十五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2023-11-1309:33听月工作室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南宋时期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一题记在中国书法史上,南宋的书艺成就并不算十分显著,但在高宗赵构的示范作用下,南宋士子的书法热情颇为高涨,名家辈出,留存于世的书帖亦颇为丰富。了解南宋书法的整体状况,有助于书法史的贯通,亦有助于了解有元以后
2、书法的发展。南宋时代从帝王到文士,均保持着极高的书法热情。这种书法热情是当时社会文化热情的集中表征之一。甚至可以说,南宋朝野对待书法文化的热情,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北宋。南宋的书法文化,主要表现在以收藏与鉴赏为核心的书法活动与学术活动上。这其中,内府与士人的法书收藏与鉴赏、金石学与方舆学著作对历代石刻的研究与重视、历代法书与法帖的辑摹与翻刻、以兰亭序历代刻本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兰亭学”的形成,均是值得后世重视的几个方面。下面我们一起分享南宋时期书法家朱熹经典书法作品。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H),字符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
3、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也善书法,名重一时。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嫌寸楮,人争珍秘。”朱熹自幼跟随父亲朱松及武夷三先生刘子翠、刘勉之、胡审习字,尝学曹孟德书,后攻钟繇楷书及颜真卿行草,一生临池不辍,书法笔墨雄赡,超逸绝伦。自古以来,传世墨迹,虽是断简残编,都被奉如至宝加以珍藏。又因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已成为中国官方哲学,不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外,产生巨大的影响。他思想学说的盛名,把其书法艺术的光芒掩却了。朱熹善行、草,尤善大字,传世作品
4、以行书简牍为主,大字墨迹很少。朱熹的书法被誉为“汉魏风骨”及“韵度润逸”。下笔点画圆润,善用中锋,运转沉着顺畅,入笔藏锋隐芒,绝无狂躁之迹;结构稳健典雅,行气连贯,不刻意工整,风格洒脱自然。朱熹是儒家哲学的宗师,书法的字里行间洋溢著文人的书卷气,崇尚传统法度是可以想见的。他主张“字字有法度,方是字”,但又要能“纵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也就是说,书法必要入法而又能出法,笔墨才能表现出自然的意态。历代名人对其书法的评价很高,也明显地披露了他独特的书风。主要书法作品有:城南唱和诗卷二月十一日帖七月六日帖与彦修少府帖书易系辞册卜筑帖大桂驿中帖秋深帖论语集注残稿集古录跋蓬户手卷南宋朱熹城南唱和诗卷行书全卷
5、第二段书法城南唱和诗卷第一段致教授学士尺牍上时宰二札等。南宋时期书法四大家之一朱熹城南唱和诗卷赏析麻明月工作密朱熹城南唱和诗卷纸本,手卷31.5X275.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朱熹城南唱和诗卷帖凡64行,共462字。首题“奉同敬夫兄城南之作”。末款“熹再拜”。铃白文“朱熹之印”。此诗卷是朱熹为和张横城南诗20首所作。张械,字敬夫,号轩,张浚之子、宋代著名学者。居谭州(今长沙)。构城南书院,城南有风景20处、故题诗20首。朱孝宗干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与张根在谭州(今长沙)游历城南胜景,其间有许多应酬唱和的诗作,城南唱和诗应该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和诗一共二十首,描绘了城南风光二十景。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宋 时期 书法 大家 之一 朱熹 十五 经典 名帖 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