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中水回用技术.doc
《生活污水中水回用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污水中水回用技术.doc(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生活污水中水回用技术1生活污水中水回用的必然性水资源紧缺己经成为世界性问题。目前,全球有60%以上的陆地淡水不足,40多个国家缺水,l/3的人口得不到安全供水。我国也同样面临水资源短缺的现实。人均水资源2770m3,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据统计,在我国,每年倾倒自然水体中的污水有428.4亿t,这些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就达1406.5万t,有50%的城镇因污染造成饮用水源不符合饮用标准,在320多个大中城市中有200多个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5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尤其是我国北方城市情况更加严重。水污染所致的缺水量占总缺水量的60%70%,全国因缺水而影响工业总产值达2300多
2、亿元。对于缺水城市而言,仅仅依靠增加水量,并不能有效地解决缺水问题。因此,城市污水的回用就显得比开发建设新水源更重要。截至2010年9月,我国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630座,日污水处理能力1.22亿m3,在建污水处理厂1849座,日污水处理能力4900万m3。“十二五”期间,我国污水回用率将达到10%,并且国家已制定了优惠政策,对于再生水的生产免征增值税,鼓励使用再生水,通过污水回用,可缓解全国城市缺水的情况,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世界上许多城市的生活用水定额都在230l/(人?d) 之间,其中饮用等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用水量不到总量的30%,大部分水用在与健康关系不大的清洁等方面。这些用途的水可以
3、用水质相对较差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代替,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城市废水回用就是将城镇居民生活及生产中使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后再进行回用。其回用又有两种不同程度的回用:一种是将污废水水原处理到饮用水水源程度,而另一种则是将污废水水源处理到非饮用水水源程度。对于前一种,因其投资较高、工艺复杂,非特缺水地区一般不常采用,多数国家则是将污废水处理到非饮用的程度,在此引出了中水概念。中水的概念起源于日本,主要是指城市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的杂用水,其水质介于清洁水(上水) 与污水(下水)之间。中水虽不能饮用,但它可以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情况。中水回用就是利用人们在生
4、产和生活中应用过的优质杂排水,经过一定的再生处理后,应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生活杂用水及补充地下水。我国一些城市中水回用的实践证明:利用中水不仅可以获取一部分主要集中于城市的可利用水资源量,还体现了水的优质优用、低质低用,利用中水所需要的投资及运行费用一般低于长距离引水所需投资和费用,除实行排污收费外,城市污水回用所收取的水费可以使水污染防治得到可靠的经济保障。可以说,中水的利用是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2 国外污水回用现状概述在国外,以缺水的以色列、日本、南非和美国加州的中水回用发展很好。在美国,城市污水回用工程主要分布于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严重超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活 污水 中水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