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形式下电力脱碳与煤电退出.doc
《碳中和形式下电力脱碳与煤电退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中和形式下电力脱碳与煤电退出.doc(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碳中和形式下电力脱碳与煤电退出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继“2030年碳达峰”中期目标后,我国提出的首个远期碳减排承诺,对于坚定国内低碳转型决心、强化全球气候治理信心有积极作用。2060年碳中和目标对我国是一个巨大挑战。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科学评估,要实现2目标全球二氧化碳中和的时间在2070年左右,实现1.5目标全球二氧化碳中和的时间在2050年左右。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碳排
2、放达峰至承诺的2050年温室气体中和,将经历约80年的“峰-零”转型期;而我国力争在30年内实现该宏伟目标,意味着我国低碳转型力度将远超其他国家。电力部门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19年电力碳排放42.27亿吨,占全社会排放总量的43%,并且电力部门实现碳中和目标甚至负碳排放的难度相对较低,因而被视为推动全社会低碳转型的核心部门。以2005年为基准年,从2006年到2019年,通过发展非化石能源、降低供电煤耗和线损率等措施,电力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9.4亿吨,有效减缓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增长;其中,供电煤耗降低对电力行业二氧化碳减排贡献率为37%,非化石能源发展贡献率为61%,
3、表明非化石能源成为推动碳减排的主力。从长远来看,碳中和情景会迫使化石能源的利用大幅减少,大部分的用能需求将由非化石能源以电能的形式来满足。这意味着电力部门将要开展更深度的低碳转型,颠覆现今煤电主导的电力系统,构筑足以支撑高电气化社会庞大用能需求的清洁电力系统。碳中和的目标内涵、边界条件及实现路径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结构使得能源密集型重工业依然占据相当大的增加值比重,而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煤炭主导的能源结构。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国高能源强度、高碳密度的发展轨迹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了两倍以上(如图1所示)。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不仅是将碳约束内生在能源清洁高效发展过程中,更是要求实现
4、社会经济全链式转型升级。具体来讲,到2060年,影响碳排放的主要部门要分别实现:电力部门深度脱碳甚至负排放、工业部门工艺流程创新大幅降低碳排放、交通部门电动化与生物燃油化、建筑部门高度清洁化。能源需求水平和能源清洁水平直接影响我国碳中和进程,二者共同决定了能源供应保证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在资源环境可承载范围内尽可能降低碳排放量。发展的第一要义是生存,碳中和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但可以通过减少能源需求来实现。我国已达成人均GDP10000美元的成就,未来将继续向着2035年现代化目标、“两个一百年”目标前进。若继续保持当前的能源强度(即单位GDP产值的能源消耗量)3.3吨标准煤/万美元,到2
5、060年人均GDP增长4-5倍时(较2018年),我国能源需求总量将超过200亿吨标准煤,相当于650亿千瓦风电装机的年发电量,远远超出资源环境承载力;若2060年我国能源效率达到同阶段OECD国家平均水平1.4吨标准煤/万美元,即能源强度降低58%,届时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100亿吨标准煤左右,同样会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若能源强度降低83%,2060年我国能源需求量可保持在与当前相当的46亿吨标准煤左右。因此,2060年我国能源效率要有巨大提升,甚至远超同阶段发达国家水平,才能降低非化石能源开发压力。能效提升不仅依靠技术进步,还需产业模式升级、工艺流程创新、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速、社
6、会性节能、可持续农业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在终端用能方面,2018年,我国终端用能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3%(见图2)、终端电气化率达到了25.5%。与2018年相比,中国2060年碳中和情景的能源利用环节的不同在于:一是能源利用过程中的损耗大大减少,以燃煤发电为例,我国煤电平均效率为40%,其他60%的能量无法充分利用而被浪费,而非化石能源的发电过程可不考虑能量损失;二是终端用能效率大大提升,经济结构向高科技制造业和服务业主导大幅调整,工业、运输、住宅等部门节能提效显著,可减少大量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三是极高的电气化水平将大幅提高能源效率。由于能源供应和终端用能环节能量损耗均减少,假设2060年中
7、国终端用能占一次能源供应量的比重较2018年增加6个百分点至70%(该比例高于目前的日本和OECD平均值)(见图3),中国能源需求总量46亿吨标煤的情况下,终端能源消费量约为32亿吨标煤,人均终端用能约为2.3吨标煤/人(与2018年水平相当)。决定碳排放的第二个因素是能源清洁水平,而能源清洁水平是由非化石能源发展决定的。非化石能源(水、核、风、光等)主要以电能形式被利用,到2060年将作为主要的能源品种用于社会生产生活,预计将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0%以上(见图4),客观上决定了未来以清洁电力为中心的高电气化能源利用格局,同时也表明电力系统深度脱碳对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作用。而非完全电气化部门,例如
8、少数工业过程(采矿、钢铁、水泥、化工等部分生产环节)、交通部门(长距离货运、远洋航运和航空等),尽管生产能耗显著降低,但部分生产环节仍需一定量的化石能源,难以实现完全脱碳,意味着仍会有一定数量的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这部分二氧化碳需要由碳汇来中和。碳汇主要包括自然碳汇(自然生态系统固碳)和技术碳汇(碳捕获与储存技术,CCS)。2016年我国森林碳汇达到每年5-6亿吨水平;有研究显示,2010-2016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年均11.13.8亿吨,未来自然碳汇会小幅增加但很难实现翻倍增长。预计2060年我国能源相关碳排放降至14亿吨,若加上非能源类碳排放,无法完全依靠自然碳汇实现碳中和,还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和 形式 电力 脱碳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