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学的方式回答文学何为——读梁晓声长篇小说中文桃李.docx
《以文学的方式回答文学何为——读梁晓声长篇小说中文桃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文学的方式回答文学何为——读梁晓声长篇小说中文桃李.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以文学的方式回答文学何为-一读梁晓声长篇小说中文桃李继斩获茅盾文学奖的人世间之后,今年年初,著名作家梁晓声又推出长篇新作中文桃李(作家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小说以80后大学生求学、工作为线索,围绕爱情与婚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展开叙事。小说出版之后,获得广泛关注。中文桃李是一部可以当作理论著作来读的小说。小说的题目首先就给人“反常”之感。“中文”在小说中显然指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际上就是“文学”。这是个专有名词,没有任何诗意,很少被用于小说标题。“桃李”既喻指“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也喻指“人的青春年少”。“中文桃李”因此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指小说的主人公:以李晓东和徐冉为代
2、表的一群80后主修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小说的主题:在文学日益被边缘化的大背景下,文学如何才能“青春年少”,或者说,文学如何才能与生活的“活力”保持关联?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每一个文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作为著名作家,梁晓声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进行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用鲜活的故事对这一问题作了饱含情感温度的论证和回答。80后具有特殊的含义。作为时代的标签,他们是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大潮中成长的一代,同时也是见证经济大潮中文学日渐式微的一代。他们仍然持有文学理想,对文学饱含热情。这种理想和热情曾使他们在象牙塔内取得短暂的辉煌,创办文学刊物的成功使他们成为校园内万众瞩目的“
3、明星”;而在象牙塔外却陷入了“重围”,曾经的辉煌和成功在校园外的规则下再难成为骄傲的资本。那么,如何“突围”?小说以这群80后“中文桃李”的人生选择给出了答案。梁晓声说,作为老师,他教过很多80后,自己的孩子也是80后,为80后写点什么,一直是自己的心念,想给自己的教学生涯留下一点记录,“我喜欢我笔下的这些80后,他们也开玩笑,也幽默,但他们身上没有那种顽主气质”。文学与社会现实之间常常有一种因错位而产生的张力,对抗并非可取之道。中文桃李选择了与现实的和解。和解并非屈服于现实,而是在保持文学理想的前提下融入现实。不难发现,中文桃李在情节结构方式上总是在设置一些冲突,这些冲突无不与“中文”这一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 方式 回答 读梁晓声 长篇小说 中文 桃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