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法律知识:抢劫罪和抢夺罪.docx
《事业单位法律知识:抢劫罪和抢夺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法律知识:抢劫罪和抢夺罪.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制定的法律。它的任务之一就是保护公民的私人所有财产,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盗窃、抢劫、抢夺等犯罪行为却严重损害了公民的财产权,这些恰恰也是公考类考试中常见的有关刑法考点。其中的抢劫罪和抢夺罪最容易混淆,所以接下来就两者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具体内容如下:一、抢劫罪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一)抢劫罪构成要件:1、主体:抢劫罪的主体已满14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者即可2、主观方面:故意3、客体: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4、客观方面:抢劫罪的行为是
2、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夺取公私财物。注意:抢劫的其他方法是指为了当场占有财物,而采用的暴力、胁迫之外使被害人的身体处于不能反抗状态的方法,如用安眠药、酒灌醉、用药物麻醉、用毒气等。举例:甲买了一块瑞士手表,乙看到后非常喜欢,随后以自己生日为由约甲出去喝酒,期间猛给甲灌酒,甲不胜酒力醉到不省人事,乙趁机拿走甲的手表,则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二)转化型抢劫: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按照抢劫罪处罚。构成转化抢劫需要具备以下要件:1、犯盗窃、诈骗、抢夺罪,是转化型抢劫的前提条件。2、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业单位 法律知识 抢劫 抢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