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考古呈现中华先民多彩生活画卷.docx
《三星堆考古呈现中华先民多彩生活画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星堆考古呈现中华先民多彩生活画卷.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三星堆考古呈现中华先民多彩生活画卷日前,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传来捷报,在以往发掘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此次祭祀区发掘面积1834平方米,新发现的6座坑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其中相对完整的文物3155件。大量新出土文物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澄清以往古代巴蜀研究的一些迷失,也进一步勾勒了中华先民早年突破地理疆域限制,在多民族交流融合中开拓前行的壮阔历史画卷。相对于中原广袤平原,巴蜀偏于一隅,向来以山高水远著称。李白曾以“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名句描述巴蜀偏僻险阻的状况。过去学术界流行的看法是,诸如四川这样的巴蜀地区,文化多半是封闭的,与中原文化没有什么实质联系。如顾颉刚的古代巴蜀与
2、中原的关系说及其批判一文就认为:“当时的蜀国本和中原没有什么关系,直到春秋战国间才同秦国起了交涉不幸历代人士为秦汉的大一统思想所陶冶,认为古代也是一模一样的,终不肯说这一块土地上的文化在古代独立发展,偏要设法把它和中原的历史混同搅和起来,于是处处勉强拍合,成为一大堆乱丝。”三星堆大规模考古发现证明,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少是晚期之末起,巴蜀地区与中原间就打破隔绝,开始往来交流,有时还是比较畅通的频繁交流。且不说1986年出于三星堆1、2号祭祀坑的商代青铜容器,从本次发掘出土的若干新器物即可看出,巴蜀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存在密切的文化交流关系。3号坑、8号坑发现的铜尊、铜爨、铜甑等,为中原殷商文化的
3、典型铜器;3号坑、4号坑发现的玉琮,与甘肃、青海地区齐家文化的玉琮有明显的渊源关系;3号坑、7号坑、8号坑发现的有领玉璧、玉璋、玉戈等,在河南、陕西、山东以及广大的华南地区都有同类器物存在;各坑大量发现的诸多金器,则与半月形地带古已有之的金器形制及使用传统有颇多相似之处。如此等等表明,包括古蜀人在内的生活在华夏大地不同区域的中华先民,虽然处于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发展阶段,他们仍以顽强坚韧和勤奋好学的精神,秉持友好交往和互通有无的态度,积极探索和借鉴不同区域的文明成果,以不断提升和实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三星堆不同祭祀坑出土的神树、顶尊跪坐人像、大量龙形器物及其纹饰等,则反映巴蜀先人在族类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星 考古 呈现 中华 先民 多彩 生活 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