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烧结燃料反应性优化研究.doc
《生物质烧结燃料反应性优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质烧结燃料反应性优化研究.doc(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生物质烧结燃料反应性优化研究摘要:由于生物质燃料放热反应太快,直接应用在烧结中导致火焰前峰与热波前峰不匹配影响烧结矿性能。因此,利用CaO粉末对生物质燃料孔隙进行填充和生物质燃料“包裹制粒”对生物质燃料改性,并利用差热实验和热重实验对改性后燃料和焦煤进行对比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质燃料经CaO粉末改性后,生物质燃料放热开始反应温度Te提升至382.09,放热拐点温度Ti提高至395.23,差热曲线(DTA)后移延缓热量释放;改性生物质燃料经包裹制粒后,开始失重温度提高至462,放热时间明显延长,与焦粉失重曲线接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雾霾天气各地频发,已经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和忧虑。而钢
2、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也是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和高污染产业。目前在我国高炉转炉流程是钢铁工业的主要流程结构,而铁前烧结工序产生烟气污染物中SO2,NOx,二噁英和烟粉尘是钢铁工业大气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1-2。烧结过程中大部分污染物来源于烧结燃料,开发环保型烧结燃料已经迫在眉睫。生物质燃料是一种能够代替煤炭可再生的清洁型燃料,并且生物质燃料中的硫质量分数和氮质量分数低,能够遏制烧结污染物的形成,实现烧结污染物从源头进行排放控制3-7。由于生物质燃料与煤炭物性的差异,直接将其应用到烧结工序中,势必会影响烧结矿性能,目前针对生物质燃料应用于铁矿烧结国内外均有相关的研究,范晓慧等8利
3、用生物质作烧结燃料替代焦粉,随着生物质替代焦粉比例的提高,COx,SOx和NOx均达到减排目的;Gan等7利用硼酸溶液、硅溶胶溶液和石英微粉对生物质燃料钝化后减缓了燃料反应性,应用于生产烧结矿;Lu等9利用木炭替代焦粉进行烧结,应提高木炭的加入量保证烧结矿质量和实现污染物的减排。生物质燃料应用到铁矿粉烧结生产中存在火焰前峰与热波前峰移动速率不匹配导致的烧结矿转鼓强度下降、成品率降低等问题。为了使生物质燃料适应铁矿烧结,应对生物质燃料的反应性进行优化,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利用CaO粉末填充生物质燃料孔隙和“包裹制粒”技术对生物质燃料进行改性,为生物质燃料广泛应用于铁矿烧结提供理论基础。1
4、实验1.1实验原料实验原料由某烧结厂提供,根据烧结用铁料条件进行配比,实验用原料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烧结燃料分别配入4.5%的焦粉或生物质燃料,燃料的工业分析见表2。1.2实验方法由于生物质燃料的反应性好,燃烧的速度过快,导致生物质燃料的燃烧和烧结传热不匹配,不利于铁矿烧结,为了将生物质燃料替代或部分替代矿石燃料应用到铁矿烧结生产中,通过CaO粉末填充生物质燃料和生物质燃料“包裹制粒”方式减缓生物质燃料的反应性。1.2.1 CaO改性生物质燃料选用CaO粉末填充生物质燃料孔隙。一方面是为了减少生物质燃料的孔隙率;另一方面是CaO与燃料接触紧密,燃烧时能获得更多热量,为生成铁酸钙相提供良好的热
5、力学条件,在解决生物质燃料燃烧的同时不引入对烧结有害的杂质,同时有利于抑制NOx等污染物的产生10-12。为了使尽可能多的CaO粉末填充到生物质炭的孔隙中,减小生物质炭的比表面积。将生物质炭放入搅拌器中,利用喷雾器向生物质燃料均匀喷水,使生物质燃料达到润湿的效果,同时向搅拌器中均匀添加CaO粉末,转速设定为50r/min,搅拌时间为60s。1.2.2生物质燃料“包裹制粒”实验生物质燃料“包裹制粒”即按照配加生物质燃料的比例,首先将生物质燃料和一定比例的烧结原料进行混匀制粒,再将剩余烧结原料加入,进行二次混匀制粒。常规制粒即按照燃料和烧结原料一起混匀制粒。1.2.3差热实验分别对利用CaO改性前
6、后的生物质燃料进行差热实验。利用型号为HTC-1/2微机差热天平对生物质燃料、CaO粉末填充后生物质燃料和焦粉进行对比热重实验,通过对比不同燃料的热重曲线(TG)和差热曲线(DTA),研究不同燃料的燃烧反应性。实验过程中通入空气作为反应气体,气体的流量设定为50mL/min,参与实验的试样质量为(100.5)mg。1.2.4热重实验热重实验利用型号为JWT-702程控式电阻炉,将100g混合好的试样装入孔径为0.5mm的焙烧框以保证透气性,实验过程中通入流量为2L/min的空气作为反应气体,升温速率设定为5/min,升高至所需温度,利用型号为FAN2004N的天平(测量精度0.1mg)对试样的
7、失重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失重分析软件建立试样随温度变化的失重曲线。具体实验方案如表3所示。2结果与讨论2.1 CaO粉末填充生物质燃料的反应性为了验证CaO改性对生物质燃烧反应性的影响,通过HTC-1/2微机差热天平得到不同燃料在升温速率为5/min下,失重曲线(TG)和差热曲线(DTA)的分析测试结果曲线见图1,并且利用美国康塔仪器公司的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根据吸附等温线,结合BET法和BJH法计算出生物质燃料、CaO改性生物质燃料和焦煤的比表面积,如表4所示。利用差热分析软件对图1中DTA峰曲线分析可知,图中外推起始温度e为燃料开始反应放出热量的温度,拐点温度i为燃料反应放热增加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烧结 燃料 反应 优化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