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产业的碳中和发展与展望.doc
《中国钢铁产业的碳中和发展与展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钢铁产业的碳中和发展与展望.doc(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钢铁产业的碳中和发展与展望2021年上半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从国内供给方面来看,上半年我国粗钢产量大幅增长,铁元素增量贡献主要来自于废钢。上半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5.63亿吨,同比增加5941万吨,增长11.8%;而生铁产量4.56亿吨、同比增加1743万吨,增长4.0%。尤其是5月-6月中国生铁产量连续两个月负增长,粗钢产量连续两个月回落。根据统计局的产量统计,生铁产量增量对上半年粗钢产量增量的贡献占比不到30%。这说明大部分粗钢增量是来自废钢,去年疫情期间废钢消耗的基数较低,另外今年上半年矿价高企、废钢成本优势凸显,因此今年上半年废钢消费增量明显。从国外供给来看,海外粗钢产量创新高,生铁
2、产量已至“瓶颈”。虽然上半年海外的粗钢产量达到4.4亿吨,同比增加6686万吨,增幅为18.9%已经高于疫情前的水平,但生铁产量仍未恢复疫情前的水平,其年化产量距离疫情前仍有2000万吨左右的差距。全球除中国目前仍有大量闲置或关停的高炉产能,欧洲因ESG带来的高昂碳成本,日本国内需求的萎缩,乌克兰、委内瑞拉等国的政治军事冲突等,是阻碍高炉重启或者造成高炉永久关停的原因。海外钢铁产能现在已经充分发挥,下半年环比增量有限。预计下半年海外粗钢产量同比增加4000万吨-5000万吨,全年约有1.08亿吨-1.21亿吨的增量。从需求方面来看,上半年,国内超预期的需求增长主要来自制造业出口以及房地产投资的
3、拉动;海外主要经济体应对疫情的财政补贴大幅提高了居民收入,刺激了对房地产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海外制造业的供需错配,拉动了中国等制造业大国的出口,加上海外补库存和全球贸易的扩张导致海外需求大幅增长。1-7月份,我国进口钢材840万吨,同比下降15.6%;出口钢材4305万吨,同比增长30.9%。由于国内外价差逐渐收窄,加上两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预计下半年我国钢材出口量逐月下降。总的来说,如果不考虑库存的变化,假设供应等于需求,上半年全球粗钢供需增量1.26亿吨,已经超过了世界钢协预测的全年增量1.02亿吨,供需的强劲恢复超过了原先的预期,全球黑色产业链呈现海外强于国内、原料强于钢铁的态势。中国
4、钢铁行业利润虽然恢复,但上半年中钢协会员企业利润2200亿人民币,彭博估算三大矿山今年上半年的利润659亿美元,超过4000亿人民币,远远超过整个中国钢铁行业的盈利。下半年行业运行需关注的重点下半年,中国钢铁行业运行需关注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供给方面,钢铁去产能“回头看”以及2021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将成为重点内容。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将重点检查2016年以来各有关地区钢铁去产能工作开展及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打击“地条钢”涉及的冶炼装备关停和退出情况;二是钢铁冶炼项目建设、投产运行情况;三是历次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四是举报线索核查以及整改情况;五是化解钢铁过
5、剩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工作情况;六是开展2021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的情况。2021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则将在巩固提升钢铁去产能成果基础上,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重点压减环保绩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艺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企业的粗钢产量,避免“一刀切”,确保实现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其次是在需求方面,除了季节的变化、冬奥会的前期准备需要给予一定关注外,国内外相关政策对钢铁行业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国内方面,房地产在坚持“三稳”目标(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政策指引下平稳发展,基建在专项债加快发行和新的绩效管理办法约束下增长空间有限,以外需和建筑业为主的制造业面临需求下行压力,汽车行业只有芯片问
6、题缓解需求才会有较大的增长。国外方面,美国财政补贴退坡和货币政策正常化,加上海外市场补库周期接近尾声,拉动上半年中国钢铁需求高增长的外需将回落,将影响中国钢铁的直接和间接出口。最后是在原料方面,下半年应该重点关注海外矿山的发运以及焦炭新产能投运。“双碳”目标下的钢铁产业展望“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2030年CO2排放量比2010年减少20%,2075年实现净零排放);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2030年CO2排放量比2010年减少45%,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这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4月22日
7、在纽约签署的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截至目前,全球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27个国家承诺碳中和,这些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的50%,经济总量在全球的占比超过40%。欧盟、英国、日本、韩国等地区纷纷提出“绿色新政”,拜登将气候变化置于内外政策的优先位置,更多发展中国家明确低碳转型目标。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对全球钢铁业影响深远碳中和将对全球钢铁行业将产生以下5个方面影响:一、钢材需求总量受限,需求结构改变。2020年10月,IEA(国际能源署组织)的世界能源技术展望2020钢铁
8、技术路线图发布,其中基线情景预测(STEPS)按照目前各国公布的政策,预计2050年全球钢铁需求量将在2019年18.5亿吨的基础上增长40%、约7亿吨至25.5亿吨。但是根据可持续发展情景预测(SDS),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必须至少减少50,到2050年全球钢铁需求只能增长10%、约1.8亿吨至20.3亿吨。因此IEA建议可以通过7种途径削减钢铁的消费总量,尤其是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和优化建筑设计。二、2050年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总量需比2019年减排55%,排放强度需降低60%。根据IEA的预测(STEPS),即使考虑到废钢积蓄量增长带来的电炉钢比重上升,全球钢铁行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钢铁产业 中和 发展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