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金融发展困境及出路分析.doc
《我国碳金融发展困境及出路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碳金融发展困境及出路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我国碳金融发展困境及出路分析摘要:1997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签订并产生法律约束力。在温室气体减排的约束下,各国的碳排放配额变为一种稀缺的资源。为更好地实现碳排放权资源的优化配置,国际金融市场中便形成了以碳排放权为标的物的碳交易市场,这也赋予了碳排放权越来越多的金融属性。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碳减排量输出国,拥有巨大的碳排放市场,但时至今日我国碳金融的发展仍步履艰难。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和种种问题,并据此探讨了其发展路径,为今后碳金融的发展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引言1997年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上首部设立强制性减排标准的国际协
2、议。该协议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要求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户的发达国家采取具体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在2008年到2012年期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为此,各参加国开展了积极的应对行动,以欧美为主的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向低碳经济转型,巴西、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纷纷主动提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己成为国际社会主流的战略选择。作为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一种金融创新,碳金融开创性地将气候变量引入到金融创新中来,提供了低碳经济所需要的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支持,能够有效地调剂资金余缺、优化资源配置,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金融
3、体系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碳金融已经成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发展道路转轨的重要推动剂。中国碳交易市场是在国际碳交易市场比较低迷的时期建立起来的,目前,已有北京、广东、深圳等7个碳市场交易试点,中国政府将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有望在2020年建立起全国性碳市场。碳金融的早期形式是碳交易市场,并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包括碳交易市场在内的一整套金融机制(叶岩,2006;郭艳丽,2008;陈柳钦,2010)。王宇、李季(2008)认为碳金融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创新,碳金融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即减排的成本收益转化功能、能源链转型的资金融通功能、气候风险管理和转移功能和国际贸易投资促进功能。
4、王慧等(2010)、张鉴君(2010)认为生态金融市场包括市场化机制和生态金融机制,前者以排污权交易为代表,后者的类型较为多样,比如,环境基金、气候变化衍生品、自然灾害证券和生态期权等生态机制。我国拥有巨大的碳排放资源,但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碳交易市场和成熟的金融中介,我国目前处于全球碳交易链的低端(秦却,2010;郭清马,2010)。因此,王瑶等(2010)认为中国必须大力发展碳金融市场,并力争逐渐成为全球碳金融中心,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和企业应对气候变化下的碳风险而服务。王文军(2009)借鉴发达国家在低碳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提出推动我国低碳发展的模式创新。二我国碳金融发展中的困境
5、1.碳金融观念缺乏,政策扶持力度小碳金融是一项存在历史较短的金融创新,碳金融和CDM(清洁发展机制)等专业名词是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兴起而走入我国的,在我国传播的时间有限,国内许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其中蕴藏着的巨大商机。由于目前碳市场交易试点城市分散,碳资产概念尚未被企业普遍接受,企业对碳交易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各交易市场成交量较少,流通性差,严重影响了碳配额资产的预期价值。国内大多数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对碳金融业务的运作模式、风险管理、交易规则、利润空间、政策法规等缺乏深度了解,虽然国内商业银行在碳金融方面有所动作,但整体参与度不高,且均没有深入到核心部分,投资该领域项目的业务能力严重不足。此外
6、,在政策层面,碳金融的发展缺乏综合性的配套扶持政策。我国目前还没有属于本国的碳金融市场框架,也缺少相应的法律政策保障。财政与税收政策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持与引导力度十分有限,资料显示,在2008年中央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4万亿投资中,仅有2100亿是投资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产业,占比仅为5.25%左右,同时税收上也未出台对开发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以及碳金融业务的减免税等优惠措施。2.碳金融市场发展落后我国的碳金融市场并不成熟,真实意义上的碳交易市场并没有出现,全国性的碳交易所并没有建立,企业和金融机构均缺少一个完整的交易平台。2008年,我国成立三家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
7、天津排放权交易所);2009年,山西吕梁、湖北武汉、浙江杭州、云南昆明等一系列交易所相继成立以后,我国碳交易体系才初具雏形。已有北京、广东、深圳等7个碳市场交易试点,虽然在实现碳减排目标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且运行情况处于发展上升阶段,但其交易规模远不能和发达国家相比,更不能与我国巨大的碳市场潜在需求相比。截至2014年7月25日,中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1233万吨,累计成交金额4.75亿元。相比于整个国际市场超过1500亿美元的交易额,我国的碳市场发展还十分落后(具体见表1)。3.碳金融工具缺失各国金融机构为契合低碳经济发展,创新设计出一系列天气类金融衍生品,主要产品除了有碳排
8、放量价格的碳信用之外,还包括以转移一般天气风险的天气类衍生品,转移灾难性天气风险的巨灾债券等。目前活跃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上的主要交易工具是与排放权相关的远期、期权,并且随着金融机构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逐步发挥,碳期权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开始出现,这些产品为碳交易双方提供了新的风险管理和套利手段。虽然国内目前也已出现了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在低碳经济领域的探索,但与发达国家碳金融市场相比,仍显现出起步晚、渠道窄、市场开放程度低的特点,我国在碳金融交易工具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欠缺。中国金融业的碳金融活动,目前主要还是“绿色信贷”业务,但由于商业银行并非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金融 发展 困境 出路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