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业园区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改造的实验与探索.doc
《某工业园区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改造的实验与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工业园区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改造的实验与探索.doc(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某工业园区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改造的实验与探索摘 要: 为解决工业园区电镀废水处理后水质未能达标排放的问题, 文章采用混凝沉淀UF/ 超滤工艺取代原沙滤工段,进行了方案比选,研究了各改造工段的最佳运行参数和经济技术可行性。结果表明,当混凝段PAC投加量为10mg / L,PAM 投加量为70mg /L ,UF工段运行压力0.25MPa,透过率为0.8时,出水中Ni2+、CU2+、总Cr、Cr6+浓度分别 为0.35、0.38、0.42和0.22mg / L,改造成本仅增加0.8元/t;处理后水质符合广东省地方污染物排放和国家电镀废水处理标准中最严要求,改造工艺技术可行性较好。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
2、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广东省是经济大省,电镀行业发展非常迅猛,但电镀废水不达标排放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污染了区域和地方环境,有效地防治污染是建设幸福广东的必然要求 ;珠海市某工业园拥有一批电镀企业,主要涉及镀铜、镀镍、镀铬等电镀工艺, 废水含有大量的 CU2+、总Cr、Ni2+、Cr6+,经过简单的化学法处理之后,集中到该工业园污水处理站某一工段进行集中处理,由于该集中处理站工艺简单、设备陈旧等原因,导致CU2+、总Cr、Ni2+等污染物未能达标排放;文章对该电镀废水处理 工艺,分析出水不达标的原因,以小试实
3、验的方式,探索改造废水处理工段,使废水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 / 26 - 2001) 和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0 - 2008)等两者最严标准。1 原工艺及存在问题1.1 原有工艺1.1.1 原有工艺流程原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1.1.2 原工艺进水状况该工业园电镀厂排放废水,重金属离子浓度很高,且酸性较强,具体水质状况,见表 。1.1.3 原工艺出水状况根据水处理站实测数据,原废水处理工艺长期稳定运行的出水水质,见表。出水中CU2+、Ni2+、总Cr等指标不能满足广 东省地方标准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 26 - 2001)和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4、GB21900 - 2008)等两者最严标准;其中,Cr6+勉强达标。1.2 存在问题1.2.1 水质波动较大该废水处理站进水水质随生产线生产产品的变化而变化,波动较大,水质不稳定。镀铜、镀镍和镀铬业务量取决于市场的变化,从长期来看,各重金属离子浓度随业务量的改变而波动,增加了废水的复杂程度。1.2.2 进水水量超过设计规模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废水水量从120m/增长至240m/,但废水处理站规模没有随之扩大,导致废水处理站构筑物容积不足,水力停留时间过短,处理效果变差。且场地有限,对升级改造无法提供更多的利用空间。1.2.3 重金属离子逃逸严重原废水处理工艺不能达标排放,主要是由于进水量
5、超过负荷,且水质波动较大,重金属离子过滤效果差,导致的重金属絮体或离子逃逸。2 改造方案比选2.1 方案比选电镀废水处理一般采用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处理方法相结合的工艺,兼顾去除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常见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有:混凝沉淀微滤/反渗透/RO工艺,化学反应MBR工艺,化学反应混凝沉淀UF/超滤。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或改造,要针对既定的废水水质和原有工艺,既要考虑技术可行性,又要考虑经济可行性。混凝沉淀微滤/MF反渗透/RO工艺能较好的满足技术可行性的要求,出水水质很好,但反渗透/RO膜组件本身价格昂贵,运行压力较高,且容易污染,反清洗频繁,处理成本较高化学反应MBR工艺本身也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园区 电镀 废水处理 工艺 改造 实验 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