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OC末端控制技术与应用的研究进展.docx
《CVOC末端控制技术与应用的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VOC末端控制技术与应用的研究进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CVOC末端控制技术与应用的研究进展臧文丽,王树桥,杜桂敏,李唯韧,杨泽宇,王欣,张璇(1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2.河北科技大学挥发性有机物与恶臭污染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8;3河北省生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00;4.石家庄市环境预测预报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00)CVOC属于挥发性有机物1中一类毒性大、难降解的物质,具有广泛的来源,排放特征受不同行业、地区和季节特点的影响。从人为源2的角度考虑,氯化挥发性有机物3的形成与人类生活、工作密切相关。张桂芹等4对山东某化工企业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的VOCs
2、检测分析发现由于原辅材料中使用了大量含氯有机物使得卤代姓在两类检测中的表现出较高的浓度。除了化工行业,油漆喷涂行业、制药行业5、钢铁焦化行业6、燃煤电厂、人造板的制造行业、石油行业中天然原油的开采过程和精炼石油产品的加工过程等都是重要的CVOC排放源,其中在油漆喷涂业中氯苯类挥发性有机物是常见的一种CVOC,二氯甲烷是制药行业排放的典型的CVOC,1,2-二氯乙烷是燃煤电厂常见的CVOC,氯乙烯是聚氯乙烯材料生产的主要原料,三氯乙烯是工业溶剂、医药麻醉剂和农药合成的原料。此外,不同地区、季节与气象条件7对CVOC的种类与排放特征的影响在我国京津冀、珠三角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作为重工业基地的东北
3、地区都得到体现。广泛的来源与时空分布也造成了对有效CVOC治理技术的迫切需求。1物理法处理CVOC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膜分离法是几种常见CVOC的物理处理法。吸收法是利用低挥发或不挥发溶剂对气相污染物进行吸收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运行费用低、安全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对废气量较大、浓度较高、高温高压的情况下,但存在净化效率低、不能真正销毁污染物、产生二级液相污染物的缺点。冷凝法是利用物质不同温度下具有的不同饱和蒸汽压,利用降温、加压的方式使气态污染物冷凝,一般适用于回收高浓度、高沸点的气体。相比于吸收法与冷凝法,吸附法可有效的清除(回收)浓度很低的污染物且无二次污染、净化效率高。目前常用的吸附剂有
4、颗粒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沸石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硅胶、MOFS材料等,其中的沸石分子筛不仅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且含有具有催化作用的酸性活性位点。吸附法与化学法的组合技术8处理CVOC目前逐渐引起关注并进行相关研究。膜分离法是利用气体通过膜的传递速率不同而使气体选择性通过达到分离的目的,具有流程简单和回收率高的优点,但设备投资的费用较高。2化学法处理CVOC2.1热焚烧对无回收利用价值的污染物,焚烧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可有效去除各种可燃的CVOCo通过燃烧可将含氯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氯化氢气体进行回收,同时燃烧形成的高温烟气流的热量也可通过蓄热体进行回收利用,但是该方法不适用于低浓度、热值低的CV
5、oC气体的处理,需高温销毁能耗高,同时存在操作安全性差、反应难以控制、设备易被腐蚀、投资运行成本高的缺点,且在燃烧过程中受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影响极易形成二次污染物,像碳酰氯、二氯乙酰氯、三氯乙酰氯、二嗯英等不完全燃烧产物的形成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2.2催化燃烧催化氧化法具有反应物度低、无火焰燃烧、辅助能耗少、对可燃组分浓度和热值限制少的优点,针对处理低浓度CVOC时可与物理法中的吸附技术结合,经吸附浓缩-催化氧化使污染物得到高效处理,因此相比于焚烧法而言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催化剂的作用在于活化污染物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然而CVOC的特殊性易导致催化剂中毒失活、污染物不完全燃烧和降解效率不高
6、的问题,下文对影响CVOC催化氧化的因素和最新研究进展从催化剂自身和外界环境两个角度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问题应对方法与相关机理研究。1.1.1 催化剂失活与多氯副产物的积累氯化挥发性有机物催化氧化的两大难点9:其一在于氯化副产物的积累使得活性位点被覆盖、催化剂结构改变引起的中毒和积碳、高温活性相挥发、C1与金属作用使得活性相流失等引起失活现象频繁发生,其二在于CO2、HCI等目标产物的选择性较低,二氯化碳酰、二氯乙酰氯等3不完全燃烧的多氯副产物较难转化。催化剂微调、引入水蒸气重整10和氧气改变催化反应条件、酸处理和添加掺杂剂等11方法已经证明可显著提高催化稳定性以及目标产物的选择性。针对催化剂
7、易失活、多氯副产物易形成等问题,Zhang等12制备的Co304负载的MF1型沸石催化剂利用MFI型沸石与Co304的协同催化作用有效地阻止了多氯副产物的形成,适当的Br0nsted酸位点数量作为吸附和氧化的活性中心促进了污染物的降解。1iu等13制备了一系列Mn-Ti复合氧化物(MnyTi1-yOx),以氯乙烯深度氧化为模型反应,通过调整Mn/Ti摩尔比来调控其还原性和来自Ti物种的表面1ewis酸性位点酸度进而提高催化活性。Zhang等14通过对氯苯的研究发现,光子效率分析表明在高浓度的目标有机污染物下,以及当臭氧或二氧化硫存在时,光反应器的效率更高。Xie等15通过湿洗涤工艺结合UV/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VOC 末端 控制 技术 应用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