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科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docx
《新湘科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湘科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湘科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一、教材分析:根据课标内容标准对年级段知识要求、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五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本册教材安排了 “探秘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微生物” “光” “地球的运动” “简单机械”和“小小起重机”共6个单元,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4个领域,共21课(分别对应6个单元为3、3、5、4、6、4课时)。第一单元,学习内容将引领学生走入微观世界,感受微观世界。第1课,以“一滴水里有什么”这个问题引出探究活动。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会提出水中有微小生物的观点。然而这些微小生物是什么样的,学生并没有亲眼见过。通过肉眼观察、借助放
2、大镜观察都无法找到微生物存在的证据,进而引出显微镜这个观察微观世界的工具。借助这个科学观察工具,真正看清楚了一滴水中存在的生物的形态特征。接下来通过科普阅”活动了解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过程。在科普阅”活动中引导学生分析,随着人们新的需求不断产生,推动了显微镜的发展进步,更推动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科学认识。教材随后设计了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的活动这个活动为第2课观察洋葱表皮结构做好铺垫。第2课,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学生能够用图示的方法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积极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本课的拓展活动旨在通过科普阅读的形式向同学介绍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鼓励有条件的学
3、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个拓展活动。第3课,在第2课的科学观察活动中,观察了洋葱表皮个体,发现它是由“小格子”组成的,那么其他植物的细 微结构是什么样的?以这个问题引发对多种植物细微结构的观察。通过众多实例归纳总结:植物的细微结构都是由“小格子”组成的。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推理,植物的细微结构是由“小格子”组成的,动物的细微结构是什么样的呢?通过观察 发现动物的细微结构也像植物一样由“小格子”组成 继续进行二次归纳,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都是由“小格子”组成的,我们管这些“小格子”叫细胞。通过科技史资料的阅读,了解细胞的发现过程。第二单元,将带领学生走进微生物的世界。第1课,先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
4、品发霉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观察霉的样子,探究导致食物发霉的原因。从学生熟知的角度、从宏观可感的角度,将学生带入对这些宏观现象产生的背后原因的探索中。第2课,借助显微镜观察导致食品发霉、果子发酵的霉菌和酵母菌,观察它们的结构,启发学生找寻肉眼可见的变质 现象和这些微小生物活动之间的关联;进而继续认识细菌、病毒,不断揭开微生物世界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第3课,再次引领学生从微观世界回到宏观的日常生 活中,组织学生探讨微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思考微生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并结合阅读、指南车信箱等形式,组织学生间接了解人类对微生物的控制与利用。第三单元,“光”。人的视觉观察离不开光,本单元从人的观察视角
5、出发,按 照“光的产生(光源)一一光的传播(遇到不同介质:空气、平面镜、棱镜)一一光的接收(视觉)”三个环节,依次安排了 5课,第一个环节,即第1课“光源”,教材引领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光源的概念符合建构概念的认知流程。第二个环节,由“2.光的传播” “3.光的反射”“4.光的色散与混合” 3课构成,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描述实验过程,解释实验现象,将小孔成像、潜望镜、牛顿用三棱镜研究笔记等科技史融入教材,帮助学生认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知道平面镜与三棱镜怎样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事实,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第三个环节,即第5课“光线与视觉
6、”,用“暗盒辨字” “暗盒辨色”两个活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别探究视觉与光线强弱的关系、物体颜色与反射光的关系。第四单元 本单元按照“由果(昼夜交替、四季更迭等现象)溯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思路,以人类探索地球及其运动的科技史为线索,3课。第1课“昼夜的交替”,教材以科技史上关于地球昼夜交替成因的“地心说”和“日心说”为问题导向,引领学生作出假设并用模拟实验加以论证,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再引导学生追 寻法国科学家傅科的足迹,寻找地球自转的证据 进而运用地球自转运动规律解 释昼夜是怎样交替的。第2课“四季的变化”,教材基于学生对四季冷暖变化、昼夜有长短变化的已有认知,引领学生探究“一年气温变
7、化与昼夜长短的关系”,了解四季划分的依据。第3课“四季的形成”,用地球公转模型,引导学生模拟探索四季形成的原因。第五单元,按先总后分的结构编排内容,总:第1课“生活中的好帮 手,引领学生观察、体验各类工具的作用,尝试认识了解这些“好帮手”的结构和用途,提出想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分:第2课,从生活中怎样移动大石头的场景引出要认识的简单机械一一杠杆。教材首先安排了 “认识杠杆”“探究杠杆的秘密”两个活动。通过对这两个活动的研究认识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一杠杆,并且发现杠杆省力的秘密,教材最后设计了 “杠杆变形记”这一活动,通过体验人们对杠杆在具体的工作中的变化的改进历程,进一步巩固对杠杆结构的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湘科版 科学 2017 年级 下册 教学计划 教学 进度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