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干燥过程中的粘结剂迁移现象.doc
《极片干燥过程中的粘结剂迁移现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片干燥过程中的粘结剂迁移现象.doc(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 极片干燥过程中的粘结剂迁移现象锂电池浆料涂布在集流体表面后需进行干燥处理,蒸发和去除溶剂获得多孔的干燥极片。在涂布干燥过程中极片内各组分的均匀分布对电极性能产生重大影响,粘结剂、导电剂等非活性物质的非均匀分布不仅使得极片剥离强度、柔韧性衰减,同时显著增加极片内阻,从而降低电极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为了定量分析极片组分分布均匀性,一些直接或间接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包括扫描电镜分析(SEM)、光泽度检测、X-ray光电子能谱分析、UV吸收光谱分析、FTIR红外光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等。美国涂料协会和油彩化学家协会的Hideki Hagiwara等采用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石墨负极涂布干燥过程
2、中粘结剂的分布均匀性。在不同的干燥条件下(150热对流,室温干燥)、不同干燥时间的极片经过冷冻干燥后进行拉曼光谱扫描分析,从而揭示石墨负极干燥过程中粘结剂迁移分布变化,图1所示为极片干燥检测过程。冷冻干燥(-15,液氮、真空80kPa)可保留极片在不同时间段的组织结构,从而实时监测极片内部成分。图1石墨负极片干燥、制样拉曼光谱分析1.极片制备负极片活性物质为石墨(SG-BH8,99%,平均尺寸8um),粘结剂为SBR乳液(水性乳液,48%水溶液,pH=6.8,D50=90nm),CMC增稠剂为BSH,极片组分配比为石墨:SBR:CMC=100:1:30。浆料的制备:首先将CMC加入水溶液中溶解
3、制胶,随后加入石墨颗粒均质机搅拌15min,最后加入SBR乳液搅拌6h,浆料固含量为45%。负极水性浆料进行涂布,集流体为10um铜箔,涂布湿膜厚度为150um,随后进行干燥。为了研究不同干燥条件对粘结剂分布的影响,分别进行150热对流(with heated airflow)干燥和室温无对流干燥(room temperature without airflow),采用拉曼光谱分析极片截面不同厚度区域粘结剂成分浓度。2. 实验结果2.1 不同组分拉曼光谱如图2所示为石墨、SBR、CMC各自对应的拉曼光谱,其中石墨特征峰位为1360/1580/2700cm-1,SBR特征峰位1001/2930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干燥 过程 中的 粘结 迁移 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