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氢气循环设计方案探讨.doc
《燃料电池氢气循环设计方案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料电池氢气循环设计方案探讨.doc(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燃料电池氢气循环设计方案探讨1前言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各个国家纷纷公布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禁售时间,新能源汽车成为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及研发机构的研究热点,其中燃料电池汽车以其高效率和零排放的特点被认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燃料电池系统方案设计是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技术,决定了燃料电池汽车的性能和寿命,也是各国大型车企的研发热点。燃料电池系统主要包含空气供应子系统、氢气循环子系统和水热管理子系统,共3大系统。其中,氢气循环子系统向电堆连续提供一定压力和流量的高纯度氢气,保证燃料电池电堆中的电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氢气循环系统通过大量氢气循环利用,保证燃料电池内的水平衡,并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图1为燃
2、料电池系统方案。图1 系统原理图氢气循环系统对整个系统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电堆内部水平衡以及膜电极寿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氢气循环子系统的方案进行论证分析。 2 氢气循环回路设计燃料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有明显的反应不完全的情况,即有很多氢气不会参加反应,如果将未反应的氢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既是一种污染,也会导致氢气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2.1 直排无循环模式系统将未反应的氢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一方案虽然结构简单,不涉及用到循环部件,但氢气排放到大气中,不仅造成燃料的浪费,影响经济性与续驶里程,还将对大气造成一定污染,如果此时空间不畅通,还极其危险,故而不
3、被整车厂以及科研院所采用。2.2 死端模式密歇根大学的JixinChen等人提出了死端模式,死端模式是将燃料电池系统的至少一个出口封住。由于气体出口被封住,因此氢气会在电堆中停留更长时间,从而提高氢气利用率。死端模式虽然简化了系统部件,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氢气的浪费,但是一定条件下只能提供电堆反应所需的氢气量,不能实现过量的氢气计量比,从而导致反应效率下降,且由于将出口端封死,容易积聚反应水,所以需要定期清除残留水,这一操作使得燃料电池的性能下降,难以满足系统经济性和耐久性等要求。阳极死端模式见图2。图2 阳极死端模式2.3 建立再循环系统再循环系统是将未反应的反应物输送回输入端,从而使反应物的
4、浪费最小化。与死端模式相比,再循环系统不需要定期进行清除积水操作,从而可以更加稳定和持久地运行。按照实现方式和再循环系统的设备,又可以分为几种不同形式,见表1。表1再循环系统设备和实现方式2.3.1 无泵系统日本宇宙航天研究机构的MasatoshiUno等人提出了一种利用反应物供应和消耗产生的压力升降实现未反应氢气的再循环。其原理图见图3。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包括模式A和模式B两种模式。在模式A下,对燃料电池供气,并且供给量大于氢气的消耗量,如此,未反应的氢气会通过检测阀1,进入检测阀1和阀2之间。同时由于此处的气压小于氢气供应端的气压,检测阀2并不会开启,见图4。图3无泵系统方案原理图4无泵系统
5、方案原理-模式A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减少氢气供应端的氢气供应量,此时燃料电池仍会进一步消耗电堆中的氢气,使得压力下降,直到检测阀2由于压力差而开启。积累在检测阀1和阀2之间的未反应氢气就会被抽吸到燃料电池电堆中参与反应,实现无泵循环,见图5。图5无泵系统方案原理-模式B2.3.2 机械泵系统机械泵系统属于再循环系统中的传统设计方式,优点在于能够轻松控制,从而实现电堆阳极出口处的氢气回收利用,且不存在工作范围限制;但其主要缺点在于机械泵的使用会产生额外的能耗、噪音、振动等问题,并且增加系统重量和体积,不利于进行发动机的布置和结构紧凑性设计,见图6。图6机械泵系统2.3.3 双引射器系统(Dua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燃料电池 氢气 循环 设计方案 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