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银行的危与机系列研究报告.docx
《2023年银行的危与机系列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银行的危与机系列研究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正文目录引言41新规的主要变化?41.1 范围扩大:五级分类囊括非信贷资产41.2 标准优化:资产分类标准进一步细化51.2.1 不良标准进一步收紧51.2.2 重组资产监管迎细化72新规有什么影响?92.1 新规影响银行的主要路径?92.1.1 新规下不良认定整体趋严92.1.2 不良认定使拨备压力分化112.2 哪些银行可能受益或承压?112.2.1 如何衡量全口径资产质量?112.2.2 如何衡量全口径拨备厚度?132.2.3 小结152.3 在企业端有哪些潜在影响?152.4 信息披露可能会怎么变化?163新规落地的节奏174风险提示17图表目录图1:综合潜在不良生成率与综合拨备覆盖率
2、分析,优质区域农商行优势突出15表1:分类资产范围规定对比4表2:风险分类标准相关条款前后对比6表3:重组资产相关条款前后对比8表4:22H1末,城商行重组贷款比例高于其他类型银行,或可受益于新规。10表5:22H1末,上市银行非信贷资产整体质量较优,AMC类金融资产存在隐忧(单位:亿元)11表6:考虑金融投资后,个股银行综合不良率分化12表7:上市银行潜在不良生成率2.03%,分类型看国有行最低、城商行最高(单位:亿元)13表8:考虑金融投资后,上市银行综合拨备覆盖率整体较贷款拨备覆盖率下降,国有银行上升14表9:上市银行广义拨备覆盖率84%,农商行最高14表10:22H1末银行表内城投贷款
3、(含基建)、表内债券、表内非标分别占总资产的16%、2%、1%(单位:亿元).16引言自1998年人民银行出台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以来,贷款五级分类已经成为广受认可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衡量体系。随着商业银行非信贷金融资产占比逐步提升,贷款已越来越难以反映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全貌。2019年4月30日,银保监就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2023年2月11日,银保监、人行正式发布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以下简称“新规”),首次将五级分类体系的适用范围扩展到商业银行承担信用风险的全量表内外金融资产,是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衡量体系的一次里程碑式变化,标志着从贷款监管
4、向全资产监管迈出关键一步。本文作为银行“危”与“机”研究系列,深度分析全口径的风险分类新规为银行带来了什么变化、对银行有何影响。1新规的主要变化?新规实施后,金融资产的风险分类,迎来了两大重大变化:一是五级分类囊括非信贷资产,二是资产分类标准进一步细化。1.1 范围扩大:五级分类囊括非信贷费产(1)规定变化:原有规定:明确五级分类划分标准,此时五级分类框架仅用于贷款风险程度划分。征求意见:分类资产包括表内外承担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最新规定:分类资产包括表内外承担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明确规定分类资产不包括商业银行交易账簿下的金融资产以及衍生品交易形成的相关资产。(2)规定影响:五级分类资产范围扩
5、大,从贷款扩大到表内外承担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明确了穿透监管要求,对于资管、资产证券化产品,应穿透至基础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对于无法完全穿透至基础资产的产品,应按照可穿透的基础资产中风险分类最差的资产确定产品风险分类。其中,信贷ABS可按照投资预期损失情况对产品整体进行分类。产风险状况进行风险分类对于无法穿透至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应按照基础资产中风险分类最差的资产确定产品风险分类。对于以零售资产、不良资产为基础资产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分层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商业银行应在综合评估最终债务人风险状况以及结构化产品特征的基础上,按照投资预计损益情况对产品进行风险分类资料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6、,中国人民银行,浙商证券研究所。备注:标红为征求意见稿相较原监管文件变化,标蓝为正式版相较征求意见稿变化.1.2 标准优化:资产分类标准进一步细化与现有监管体系相比,新规针对资产分类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不良标准进一步收紧;第二,重组资产监管规则细化。1.2.1 不良标准进一步收紧新规明确了以债务人为中心的风险分类理念,细化了逾期下迁为不良的具体标准,并且新引入信用减值、外部评级两大考量因素。不良认定标准进一步收紧、统一。(1)以债务人为中心主要变化:原有规定风险分类以单笔贷款为对象,同一债务人名下多笔贷款分类结果可能不一致。新规引入债务人作为考量因素,对于满足“在单一
7、机构债务超10%被分为不良,或在全部银行债务超过20%逾期90天以上”的“非零售债务人”,要求银行对其所有债权均应下调不良,具体细则较征求意见稿有小幅放松(征求意见稿要求对非零售债务人在单一机构债权超5%被分为不良,或在全部银行债务超过5%逾期90天以上,应下调不良)。规定影响:同一债务人的不同债务,实际风险特征趋同,监管标准调整契合业务特征,有利于真正做实不良。交叉违约情况无法获取,不排除会导致不良生成压力上升。(2)逾期的标准明确主要变化:现行规定将逾期作为分类的重要参考指标,但未明确逾期时间和不良资产风险划分的具体标准。新规明确逾期90+资产归为不良,并根据逾期天数不同依次划分为次级、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银行 系列 研究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