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建模与控制的综述.doc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建模与控制的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建模与控制的综述.doc(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建模与控制的综述摘要:概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分析了基于机理的一维、二维、三维PEMFC模型和智能方法模型,介绍了包括模糊控制、自适应模糊控制、自适应模糊PID控制、预测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最后得出融合了基于“黑箱”理论的建模方法和基于燃料电池内部复杂机理建模优点的复合模型是未来PEMFC建模的研究发展方向,将智能控制加入到传统控制策略中或者多种智能控制形成的组合控制策略来控制单电堆和多电堆是未来PEMFC控制的研究趋势。近几年来,由于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燃料电池成为了热点的研究方向。其中主要以氢气作为燃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2、)研究最多,因为其具有启动时间短、比功率高、平均寿命长和工作温度低等特点,且是汽车新型动力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1-3。本文首先对PEMFC系统的原理与组成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主要概述了PEMFC建模与控制策略,并进行了各自特点的分析和比较;最后展望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建模与控制策略的发展方向。1 PEMFC系统简介1.1基本原理PEMFC的核心部件包括阳极,阴极,电解质,其中电解质用于隔离阳极的燃料与阴极的氧化剂,防止其直接接触。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阳极持续通入氢气作为燃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氢离子和电子,氢离子经过电解质到达阴极准备与氧气结合生成水,而电子则通过外电路从阳
3、极流到阴极4,氢气和氧气经过上面的电化学反应后,得到了电能而生成水和热5。1.2系统组成PEMFC系统是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既独立又需要相互联系,为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必须保证每个子系统都正常工作。PEMFC的核心部分是燃料电池堆,它通常由多个燃料电池的单电池串联而成。为了维持燃料电池的正常工作,燃料电池系统还包括由控制单元、多种传感器和减压阀等组成的控制子系统和辅助子系统。图2所示为一个典型的PEMFC供电系统结构图,其中包含反应气体(氢气与氧气)的压力和流速控制系统、电堆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气体排放及循环控制系统和电压变换等系统组成6。2 PEMFC模型2.1一维模
4、型一维模型比较简单,一般只考虑燃料电池阳极到阴极一个方向上的气体流动和质量变换,把反应过程看作仅在一条直线上进行,忽略了其他方向的参数变化,所以不能完全反映电池内部的动态变化。一维模型的常用建模理论是采用Ste-fan-Maxwell方程描述多组分的扩散传递;用Butler-Volmer方程描述电极反应的动力学;用Nerbst-Planck方程简化膜中质子的传输;用Schlogl方程描述水的传输7-8。J.J.Baschuk等9基于燃料电池工作机理建立一维等温输出模型,模型考虑了膜电极和催化层上的物理和电化学过程,分析了水淹现象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Kulikovsky10考虑了热量传输水蒸气
5、传输和电化学过程建立了一维稳态输出物理模型。邵庆龙等11建立了考虑温度的一维热传输动态模型,模型中首先假设PEMFC电堆的热量由电化学反应而生产的热量、加湿反应气体而引入的热量,而忽略了电池堆内阻的发热(因内阻较小),得到了在无冷却系统条件下负载电流和输入气体流量对电堆温度的影响。Bernardi和Verbrugge通过建立含水化PSA聚合物电解质膜、活跃的催化剂和气体扩散层的一维模型来研究阴极水对燃料电池正常工作的重要意义12。虽然一维模型与燃料电池实际工作情况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是可以减少计算量。2.2二维模型PEMFC的二维模型在一维模型的基础上,再考虑了垂直于气体流动方向的物理过程,
6、也即研究的范围从直线上转变到了平面上,因此可以更好地描述燃料电池系统13。Nguyen等14建立了基于热和质量传递稳态二维PEMFC模型,该模型由膜两侧的通道组成,其中一个用于阳极,另一个用于阴极,并且考虑了水和气态反应物穿过膜和沿着流动通道的质量传输和从固相到气相的热流。Fuller等15建立了稳态的二维模型,并研究了燃料电池中的水热管理,并详细讨论了温度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二维模型虽然比一维模型复杂,但是整个模型的求解量增加不是很大,然而其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燃料电池中的水热传递过程13。总之,二维模型可以很好地研究燃料电池中的多种问题。2.3三维模型三维的PEMFC模型将研究范围扩展到了
7、三维空间中,不仅考虑了流道内的物质传递,还考虑了流道与扩散层的传质过程4。Dutta等16通过Navier-Stocks方程提出了一个平行通道的三维模型,对于不同的入口条件,研究了膜厚度,电池电压和水的流动方向对电流密度的影响,同时还通过分析横流平面中的速度分布来描述质量消耗行为。Khajeh-Hossei-ni-Dalasm等17开发了PEMFC的三维瞬态两相等温模型,充分研究了液态水形成的时间变化和影响以及启动条件下的气相传输。模型是基于氧气,液态水和气态水均满足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质量守恒方程推导得到,公式如下:三维模型基本可以反映PEMFC的稳定工作性能且较为成熟,可以用于设计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子 交换 燃料电池 建模 控制 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