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技术的进展.doc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技术的进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技术的进展.doc(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技术的进展摘要:介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产热特性,提出进行有效热管理重点关注反应区域最高温度和温度分布均匀性等指标。总结2种单相冷却方式和4种相变冷却方式的特点和进展。空气冷却和液体冷却方式存在温度分布不均,影响电池性能;蒸发冷却、流动沸腾冷却和热管散热等基于相变的冷却技术可提升电池的性能与功率密度,现处在研发初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在车船用动力系统、无人机动力系统及便携式电源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实际运用过程中,PEMFC的燃料约有40%60%的化学能可以转换为电能,其余的绝大多数能量会转换为热量。目前,运用较多的低温PEMFC的适宜工
2、作温度为6080,温度过高,会加速质子交换膜和催化剂的衰减2。热管理是PEMFC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作者对PEMFC热管理技术研究与运用情况作详细介绍与分析。1 PEMFC的产热特性燃料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有:欧姆电阻的产热、反应产生的水蒸气冷凝放热、不可逆的反应热量和电化学反应的熵变3。热量中的80%90%产生于阴极侧催化剂层,只有约5%的废热能被空气尾气带出电堆4,即PEMFC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有95%依赖于冷却介质带走。J.P.Owejan等5发现:PEMFC产热功率密度和有效功率密度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电流密度大于一定的值时,产热功率密度会高于有效功率密度。燃料电
3、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在高电流密度(0.8A/cm2)下工作,因此电堆通常具有较大的功率密度,产热功率密度可达2.53.0W/cm2。燃料电池电堆持续高效率的工作依赖于高效的热管理系统。一般而言,PEMFC热管理需要考察两个基本指标:反应区域最高温度和温度分布均匀性。2单相冷却方式对于PEMFC,单相冷却方式主要有空气冷却和液体冷却等两种类型,也是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两种冷却技术。2.1空气冷却空气冷却的散热方式多用于具有零部件少、成本低、系统效率高等特点的小功率(5kW)PEMFC系统中。空气冷却型燃料电池电堆有两种结构6:反应空气(或氧气)与散热空气分别设有流道,反应所需空气可由另外的空气
4、输送设备提供,也可与散热用空气共用空气输送设备;反应空气(或氧气)与散热空气共用流道,燃料电池工作时,经过阴极反应区域的空气只有小部分起到提供反应所需要氧气的作用,其他部分则带走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热量。空气冷却型燃料电池的以下缺陷会影响功率密度:空气对流换热系数低,需要的换热面积大;空气在冷却流道进出口温差大,反应区域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各处含水量差别大,局部电流密度分布也不均匀,影响燃料电池的整体性能7;冷却用空气是通过风扇提供的,燃料电池迎风面各处的空气流速不一致,导致温度和性能分布不均8。反应空气和散热空气共用流道的空气冷却型燃料电池电堆,在工作过程中迎风面的温差可达近108。采用该结构的燃
5、料电池,在高温低湿环境下还存在水热耦合管理的问题,而反应空气和散热空气分开设置流道,能避免此问题。2.2液体冷却汽车、船舶及大型运输机等需要大功率(5kW)动力系统的应用领域,对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对燃料电池环境温度适应性的要求也更高。液冷型燃料电池的比功率一般可达到2kW/kg,是空冷型的48倍,环境适应性也比空冷型好。液体的比热容比空气大,采用液体冷却方式,燃料电池的温度分布更为均匀。液体冷却是在燃料电池阴、阳极板之间设计独立的冷却液流道,依靠冷却液强制对流换热,将燃料电池工作过程产生的热量带走。采用该冷却方式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零部件多、结构复杂,散热所用的附件功耗大,一
6、般占有效输出功率的10%左右。此外,液体冷却还存在以下缺点:限制于PEMFC的理想工作温度6080,冷却液流出电堆的温度一般控制在75以内,冷却液和空气的平均温差小,在相同输出功率的情况下,燃料电池冷却系统中的散热水箱体积比传统内燃机的大24倍,给整车集成带来很大的挑战9;为使燃料电池电流分布一致性好,需要控制冷却液进出口温差在10以内,甚至要控制在5,要较大的冷却液流量,而燃料电池冷却流道尺寸较小,更大的冷却液流量意味着冷却液流经燃料电池时的阻力更大,冷却水泵的功耗也更大;燃料电池对冷却液的离子浓度有严格的要求,当离子浓度超过一定值后,会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甚至影响运行安全。燃料电池冷却液需
7、选用去离子水或专用的防冻液。为了从热管理方面提升燃料电池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人们在燃料电池极板冷却流道结构上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以获得更低的最高温度,提高极板的温度均匀性1013。直流道和蛇形流道是液体冷却方式中最常用的两种原始结构,Y.Lasbet等10通过CFD模拟得出:蛇形流道的对流交换系数是直流道的2倍。F.C.Chen等11在这两种基础流道的基础上,提出了5种流道结构,发现改进型蛇形流道结构的温度均匀性最好,最高温度比其他几种结构的低。E.Alizadeh等12提出了9种基于平行流道的改进型结构,可使燃料电池反应区域的温度得到均匀的分布。石墨材质的极板因加工工艺的局限,冷却液在流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子 交换 燃料电池 管理 技术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