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导叶式生物质热解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涡旋流动特性.doc
《旋流导叶式生物质热解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涡旋流动特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流导叶式生物质热解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涡旋流动特性.doc(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旋流导叶式生物质热解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涡旋流动特性摘要:针对生物质现有热解反应器存在的传热效果差、产物与催化剂不能及时分离导致产率降低等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与脉冲示踪实验测量法对旋流导叶式反应器内的固相体积分数梯度分布、停留时间分布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固两相在新型反应器不同区域不同强度涡旋流场内哥氏力、离心力的作用下达到了较好的混合接触和分离效果,为实现反应器内的反应分离一体化过程提供了前提。研究发现,当催化剂粒径为10m、剂气比为10.5时,反应器达到最佳混合与分离效果。催化剂颗粒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呈平滑的单峰分布,拖尾较小,平均停留时间为1.0551.235s,催化剂颗粒流动接近平推
2、流。引言生物质催化热解是改善生物油品质、高效利用生物质资源的有效方法之一,生物质催化热解技术操作简便,只需在常压条件下即可实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3。目前研究者普遍认为催化热解过程可以分成两步:一是生物质原材料在高温下生成热解气,二是在催化剂作用下热解气(主要是有机蒸气)进一步裂解成较小的分子,即发生催化裂解4。基于上述两步法发展了生物质原位催化热解和非原位催化热解两种技术,非原位催化热解与原位催化热解相比,由于可以根据两步反应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反应器类型,且对于工艺条件改进和结构优化的研究可以根据不同反应特性分别开展,使其更具针对性、更加具体有效,因此非原位催化热解成为目前具有潜力和
3、研究价值的新技术56。目前文献报道的生物质催化裂解的常用反应器类型主要包括固定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79。在热解蒸气催化过程中,固定床反应器因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且对催化剂的强度要求不高,应用较多。但其暴露的缺点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重视,包括反应器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传热差以及原料处理能力弱和催化剂无法更换等问题10,因此目前常用流化床反应器代替固定床反应器。与固定床反应器相比,流化床反应器易实现连续操作,且生产能力强,便于放大,但因存在环-核非均匀流动、流化介质与催化剂的分离以及逆重力场输送运行成本较高等问题1112,在生物质催化热解中尚未广泛应用和推广。文献1314提出将涡旋流动
4、场内反应分离一体化技术应用于生物质非原位催化热解工艺,其原理是:在涡旋流动场内生物质热解蒸气可通过旋转获得持续、稳定和可控制的离心力场,其巨大的剪切力和快速更新的相界面强化了热解蒸气这一气相与催化剂固相之间的相对速度和相互接触,从而实现高效的传质传热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催化反应转化率,且离心力场被用于相间分离也是常用技术1516。基于上述指导思想,本文在顺流式旋风分离器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新型旋流导叶式下行床反应器17,以提高催化裂解反应效率,并采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1820相结合的方法,对旋流导叶式下行床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涡旋流场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催化剂粒径、剂气比对反应器内气固梯度分
5、布特性、分离特性以及催化剂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规律。1实验装置该反应器结构如图1所示,入口到导向叶片上端为接触主反应区,在两个气相切向入口的引流作用下,该反应区形成弱旋流场,剪切力和快速更新的相界面强化了热解气与催化剂之间的相互接触,能够有效提高催化裂解转化率;导向叶片下部到排气管上端为反应分离耦合区,此时因存在大量气相热解产物,受到导向叶片的导流造旋作用,在强旋流场内主要进行的是各产物和催化剂因密度不同的分离过程,以及少量的催化反应和过裂解等副反应。实验装置主要由喂料系统、催化剂循环装置、反应器本体及测量系统4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采用有机玻璃材质进行冷态实验,可以对反应器内三维速度场
6、及浓度分布进行测量,测量系统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法(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2122并配置七孔球探针测速系统和PV-6A型颗粒浓度测量仪23。生物质催化裂解这种非均相反应体系中,两相接触效果越好,反应进行得越完全,但是时间过长,副反应则增多。而催化剂的停留时间分布(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TD)是评价反应器内气固相间接触时间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正确把握物料在反应器内的混合情况和反应时间、增加产物收率、提高反应选择性、反应器过程强化与放大具有重要意义2426。本文采用高速摄影、脉冲示踪法结合图像灰度化处理技术对停留时间进行实验测
7、量27。停留时间的具体测量方法为:使用染色剂将部分催化剂进行染色作为示踪剂,在装置运行平稳后由入口处一次性注入少量示踪剂,同时在反应器出口利用高速摄像机获取图像监测示踪剂浓度,然后将其随时间变化处理为每隔0.025s的逐帧图像,因采用黑色染色剂,故可采用Matlab将其处理为灰度图像,从而得到各图像的像素特征值,即对应于出口处各时间点的示踪剂浓度变化情况,进而最终得到TD曲线。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指的是在某一停留时间下出口处示踪剂含量占示踪剂总量的比值,定义为2几何与数学模型2.1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模拟采用的下行床反应器的几何结构如图1所示,计算坐标系采用直角坐标系,坐标原点设在接触主反应区顶端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旋流导叶式 生物 质热解 反应器 内气固 两相 涡旋 流动 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