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及影响因素.doc
《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及影响因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及影响因素.doc(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及影响因素摘要:为考察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本文在分析中国20092016年秸秆优质化能源产量年际变化、区域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增强回归树方法定量分析了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产量从2009年的119.63万t标准煤上升到2016年的508.51万t标准煤,以生物气化和固化成型为主,其中生物气化比重逐渐下降,固化成型比重迅速上升。全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均值从2009年的7.54kg标准煤/hm2上升到2016年的30.51kg标准煤/hm2。供给、需求和环境因素对其省际差异的贡献率分别
2、为37.10%、35.60%和22.30%。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总体上随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均用电量和农村能源财政投入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人均耕地面积和机耕面积比例的上升而下降,随着饲草需求强度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前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行政力量的推动。西北、东北和华中等地区应加强对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的财政和科技支持力度。1引言中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农作物秸秆、谷壳等农业废弃物排放量日益增加。许多地区作物收获季节大量秸秆被直接焚烧于田间地头,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1,2。为此,国家大力推进秸
3、秆的资源化利用,包括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等。能源化利用不但可以避免秸秆被直接焚烧,还可以替代部分化石能源并缓解空气污染压力,因此近年来包括生物气化(即沼气工程)、热解气化、固化成型、炭化、直燃发电等能源化利用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3,4。目前关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区域差异研究,主要关注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潜力及其区域差异4-7,得出可供能源化利用的秸秆总量为1.56亿1.87亿t;利用潜力的测算大多围绕沼气工程的推广情况开展分析,而其他如热解气化、固化成型、炭化等秸秆优质化能源利用情况则很少得到关注8-11。关于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关注农户对秸秆沼气、秸秆还田的偏好及
4、其影响因素12-15,结果表明农户的秸秆能源化利用需求与其家庭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禀赋均有密切关系。这些研究较少关注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也很少考虑秸秆其他潜在利用方式的竞争性影响。此外,以往研究通常仅对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未能定量评估各影响因素对秸秆沼气工程区域差异的贡献率。针对以上分析,本文在测算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的基础上,为考察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的驱动因素,把影响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的因素分解为供给、需求和环境等3种类型,采用增强回归树定量分析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以及各因素对其省际差异的贡献率,旨在阐明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
5、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的优化布局提供参考。2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2.1研究方法2.1.1增强回归树增强回归树(Boosting Regression Tree,BRT)是基于分类回归树算法的一种自学习方法,能够得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载荷,及其他自变量取均值或不变的情况下,该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互关系,并且输出的因变量与自变量关系很直观,结果容易理解,且可以分析因变量与非数值变量之间的关系16-17,在国内外数据建模方面有较多的应用18-19。该方法在运算过程中多次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数据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剩余数据用来对拟合结果进行检验,对生成的多重回归树取均值并输岀,
6、能够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这种方法在处理不同数据格式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且对预测变量的独立性无需作出事先假设,能够适应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本文以各省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为因变量,以影响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的因素为自变量,采用BRT方法对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进行拟合,考察各因素在其他因素取均值时,该因素与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计算各指标对省际差异的贡献率。BRT分析在R语言(R i386 3.2.4 Revised)中完成,参数设置时,学习速率设置为0.01,树的复杂性设置为5。2.1.2指标选择本文把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分解为供给因素、需求因
7、素和环境因素。反映各影响因素的指标选择说明如下:(1)供给因素供给方面主要受制于秸秆资源量及其潜在用途的竞争性影响。由于中国农作物秸秆主要来自于粮食作物,粮食作物较多的地方更有利于秸秆优质化能源的开发利用,因此考察粮食播种面积比例(X11,)对秸秆优质化能源利用的影响,采用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来反映。潜在竞争性用途方面,采用2个指标来反映:一是机耕面积比例(X12,%),反映秸秆还田的竞争性影响。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更方便,因此对能源化利用的需求可能较低。二是饲草需求强度(X13,kg/hm2),反映秸秆饲用的竞争性影响,以畜牧业饲草总需求量与农作物总播种面
8、积的比值来表示。在大牲畜饲养规模较大的地区,秸秆可以作为饲料,因此对于秸秆能源化利用可能起到竞争效应。(2)需求因素需求因素取决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资源禀赋和能源需求。首先,人均纯收入比较高的地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对于空气质量的要求更高,因此更倾向于开发利用高品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第二,通常人均耕地面积较小的地方,农业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为了维持生计,农业兼业比例比较高,因此倾向于采用节省劳动力的耕作管理方式,对于秸秆能源化利用的需求也会比较低。第三,农村人均用电量反映农村能源需求,人均用电量比较高的地区,农村经济通常比较发达,倾向于充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秸秆 优质 能源 开发利用 特征 影响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