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供氢组合阀仿真与拓扑优化研究.doc
《燃料电池供氢组合阀仿真与拓扑优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料电池供氢组合阀仿真与拓扑优化研究.doc(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燃料电池供氢组合阀仿真与拓扑优化研究摘要:针对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管路集成和轻量化开展研究,提出了一种集成式组合阀,建立了该阀AMESim模型,仿真研究了阀设计参数与输出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以阀体轻量化为目标对阀体结构拓扑优化。结果表明,与原供氢系统相比,集成式组合阀系统体积减少了43%,具有0.3s的快速响应能力和210-4g/s的流量控制精度,拓扑优化后的组合阀质量减少了46.7%。燃料电池不受卡诺循环的效率限制1-2,具有高效率、低排放、高能量密度等优势。目前供氢系统较多采用多级阀门串联调节实现车载供氢。这种供氢系统存在管路复杂、结构分散、集成度低等问题3,导致车内空间利用率低、故障发生率高,
2、进而影响氢气效率,而氢气的压力与流量调节程度对燃料电池堆的效率影响显著4-5,因此有必要对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集成化展开研究。目前供氢系统组合阀方面相关研究不多,刘扬等6根据逻辑次序关系提出了一种组合阀结构,结构由电磁阀、减压阀、手动阀等组成,为更高压力系统的研制提供了参考经验,但其结构形式与供氢系统的配置调整依存度较大。丰田对阀组结构进行了改进,取消了不锈钢阀套,最终阀质量降低了25%,部件数量减少35%,但此举并未涉及供氢系统集成方面的相关工作7。郭志阳等8提出了一种组合瓶阀,包括压力释放装置、电磁阀模块以及高压压力传感器等,但管路需要单独的压力调节器实现降压,集成度相对较低。本文中针对1k
3、W燃料电池堆,对适用于35MPa供氢系统的集成组合阀结构展开研究,并对阀体结构进行拓扑优化。1组合阀工作原理及结构1.1供氢系统工作原理燃料电池汽车对供氢系统具有较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氢气的控制精度与动态响应方面,现对1kW供氢系统提出如下性能指标9。(1)氢流量满足1kW燃料电池需求,额定流量0.016g/L,控制精度510-4g/L。(2)35MPa氢气减压稳压,额定压力0.05MPa,控制精度310-3MPa。(3)具有过流保护装置,当压力或流量异常时,能自动关断氢气供应。(4)检测阀体内部的氢气压力、温度。图1为供氢管路系统原理,35MPa氢气由1通过主减压阀2进行减压,氢气过滤网3
4、保证氢气的清洁,定差减压阀4实现气体进一步降压,由于直动式电磁阀很难直接克服高压气体,将开关电磁阀5放置在远端有利于实现对氢气的控制,紧急时刻也能利用其通断功能切断氢气通道,保护电堆。1.2组合阀结构设计图2为集成式组合阀3D模型,分别从强度、可靠性、集成度、加工制造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组合阀结构,将主减压阀模块、定差减压阀模块、开关电磁阀模块集成到主阀体内,实现集成式管路设计。对摩擦副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可有效避免不锈钢阀芯与铝合金阀体发生黏附和不良密封。采用SLM(selective laser melting)技术的400MPa拉伸强度铝合金11,利用金属3D打印技术实现阀体的加工。集成组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燃料电池 组合 仿真 拓扑 优化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