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型碳材料在水合肼燃料电池中的研究进展.doc
《掺杂型碳材料在水合肼燃料电池中的研究进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掺杂型碳材料在水合肼燃料电池中的研究进展.doc(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掺杂型碳材料在水合肼燃料电池中的研究进展摘要:水合肼燃料电池能够利用电化学反应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一种具有较高能量效率的清洁动力源。提升电池效率的关键在于不断开发阴极和阳极先进材料,提高其电化学活性。研究表明,掺杂型碳材料具有成本低廉、易于制备的优势,在水合肼燃料电池的阴极氧还原和阳极水合肼氧化反应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反应活性和稳定性,有望成为贵金属催化剂的替代品。本文综述了掺杂型碳材料在水合肼燃料电池中的研究进展。随着能源需求的与日俱增和化石能源的逐渐消耗,开发环境友好的新型储能装置迫在眉睫。燃料电池能够有效地将氢气、甲醇、乙醇、水合肼、低分子量的碳水化合物等多种物质的化学能转化为
2、电能。其中,水合肼可充当理想的液态燃料,这是由于水合肼燃料电池具有以下优势:(1)较高的理论开路电压(1.615V)和功率密度;(2)转换效率高,据报道电流密度达到50mAcm-2时转换效率可达97%1;(3)产物为氮气,不生成温室气体碳排放,对环境友好;(4)可选用酸性、中性或碱性电解质;(5)燃料不涉及含碳物质的转化,从根源上避免了催化剂受CO、甲醇等含碳物质的毒化,延长贵金属催化剂使用寿命;(6)燃料可以以固态腙的形式储存,较为安全。而在实际应用中,水合肼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却低于理论值。欲求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离不开性能优异的先进材料对于阴极氧还原反应和阳极水合肼氧化反应的高效电催化
3、。目前铂基贵金属催化剂实现了商用化,但由于其成本昂贵、稳定性差、资源稀缺,使得燃料电池难以得到大规模广泛应用。因此,利用自然界丰度较高的元素制备低成本的高效电极材料备受关注。近年来,学者将研究聚焦于碳基电催化材料,不断优化体系,将其应用于水合肼燃料电池的电催化领域2。碳材料优异的导电性和较高的表面积,可促进电子导通和传质过程。未经掺杂的原始碳材料常常显现催化惰性,掺杂可为碳材料赋予缺陷位,提高阴极氧还原和阳极水合肼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基于以上,本文综述了掺杂型碳材料在水合肼燃料电池中的研究进展,对应用前景进行展望。1掺杂元素的研究1.1氮掺杂研究表明,氮元素的掺杂可显著影响碳原子的电荷分布,通过
4、偶极作用改变碳材料的电催化性质3,因此学者将其应用于电催化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Dai课题组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具有较高阴极反应催化活性的垂直排列碳纳米管4。为了进一步研究机理,作者进行了密度泛函计算,证明由于氮原子的亲电力比碳原子强,氮掺杂会导致电子的不对称分布,使得与氮毗邻的碳原子带有正电,促进了氧分子在表面的化学吸附,有助于共价键的断裂而促进反应。Meng等人以介孔分子筛为模板,以聚吡咯为前驱体制备的氮掺杂碳材料,在阳极水合肼氧化反应中表现出较低的起始电位和较高的电流密度,反应活性与20wt%的铂碳材料相当5。作者认为,因掺杂而带上正电荷的碳在一定的电位下,能够有效促进水合肼解离为
5、质子和氮气,是其活性来源的依据。氮掺杂主要存在吡咯氮、吡啶氮、石墨氮的键合形式。其中,吡啶氮和石墨氮为sp2杂化,吡咯氮为sp3杂化6。Lai等人采用氧化石墨烯作为碳源,在氨气下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研究不同的氮类型对阴极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升,吡啶氮逐渐转化为更加稳定的石墨氮,总氮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较高含量的石墨氮有助于提高阴极反应的极限电流密度,而较高含量的吡啶氮可改善起始电位7。1.2其他元素掺杂研究者们尝试采用其他元素进行掺杂,发现B、P、S、O、F等元素掺杂也能够使碳材料的电催化活性得到提升。Yang等人通过密度泛函计算研究表明,由于碳的电负性(2.55)比硼(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掺杂 材料 水合 燃料电池 中的 研究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