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呼和浩特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和浩特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4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可上售居市工业彳B再色化“十快之成屋视封呼和浩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10月前言1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形势2第一节发展基础2第二节面临形势6第二章“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8第一节指导思想8第二节战略定位8第三节发展目标9第三章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121第一节打造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121第二节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集群15第三节打造现代化工产业集群16第四节打造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8第五节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2第六节打造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26第四章调整优化工业布局29第一节严把行业准入关和项目引进关29第二节优化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定位30第五章推动工业智能化
2、数字化转型31第一节实施重点产业创新发展提质计划31第二节通过智能制造引领主导产业创新发展32第三节加快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34第六章全面构建绿色制造体系37第一节创建绿色制造载体37第二节促进工业绿色化改造38第三节促进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39第七章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40第一节提升服务企业发展工作能力40第二节深入支持工业骨干企业稳步发展41第三节深入推进工业“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42第八章实施保障43“十四五”时期(2023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的贯彻期,是首府工业经济深入实施调结构、转动能、提质量的攻坚期,是全面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逐步实现工业经济
3、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呼和浩特在全国区域分工中的地位和角色,决定着首府能否发挥优势跟上全国先进省会(首府)城市发展步伐,有效提升经济发展“首位度”,实现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国内外工业和信息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四五”时期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对于应对挑战抢抓机遇,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第一章成晨基础京0彰檄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我们顶住了中美经贸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带来的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了“稳中有进”的预期发展目标。工业总量在全自治区的排名上升至第三位,
4、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全区排名上升至第二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全区平均水平低三分之一左右,工业经济总体实现“稳中有进”,初步取得了调结构、转动能、提质量阶段性胜利,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一)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方面,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由1767.6亿元增长到2069.9亿元,年均增长3.2%;累计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45项,项目总投资3650.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945亿元,投产105项;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19%,一直保持全区第一位。培育了伊利集团、蒙牛集团、华唐铝业
5、、金宇生物4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数字化车间、机器换人等专项行动,培育了一批引领行业智能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培育了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户,占全区的近二分之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35家。伊利、蒙牛、中环光伏、金宇保灵等一批重点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二)在产业发展动能转换方面,几个主导优势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三五”期间,“中国乳都”升级发展成效明显,伊利、蒙牛两户企业销售收入近1800亿元,占全国乳制品行业收入的近50%,两户企业在全球乳业排名由第10、第11位上升至第5、第8位;呼和浩特乳制品产业集群入选工信
6、部先进制造业集群,乳业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获工信部五星级评价。全市电力装机容量1461万千瓦,电力发、送电量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大唐托电是世界单体最大的火力发展厂,全年外送京津冀电量近300亿千瓦时。生物医药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兽用疫苗、辅酶Q10、饲料金霉素、阿莫西林、谷氨酸钠、阿维菌素等产品在全球占据重要市场份额,金宇生物创建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自治区生物疫苗创新中心,其自主研发生产的口蹄疫疫苗处世界一流、全国领先地位。硅材料产业涵盖单晶硅、多晶硅、电池片、发电组件、光伏电站、光伏配套等全产业链环节,建成全球领先的单晶硅产业基地,单晶硅产能55GW,产量5年内增长了15倍。此外,现代能
7、源化工、新能源汽车制造、半导体硅材料、服务器制造等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三)在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提升方面,工业经济在绿色发展、税收就业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十三五”期间,全市重点用能企业完成至少一轮的清洁生产审核,成功创建中朵兴泰远大、中环光伏、齐鲁制药等26家国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打造了和林格尔、金桥两家自治区级绿色工业园区和伊利集团、正大食品、蒙牛集团3家绿色供应链企业,全市工业能耗强度处于呼包鄂最优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由102.4亿元增长到195.6亿元,年均增长13.8%,利润总额排名全区第2位。全市工业以21.9%的增加值占比贡献了全市总税收的42.8%,以及全部四上
8、单位就业人数的30.7%,工业始终是我市稳增长、稳税收、稳就业的重要支撑。(四)在产业发展环境优化方面,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明显加强和完善。“十三五”期间,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内蒙古的历次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扎实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相继研究制定了呼和浩特市扎实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培育百亿元级工业骨干企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打造“中国乳都”升级版的若干意见、呼和浩特市推进乳产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3年)、呼和浩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呼和浩特市 工业 信息化 十四 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