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碳减排政策回顾分析及我国减碳挑战.doc
《欧洲碳减排政策回顾分析及我国减碳挑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洲碳减排政策回顾分析及我国减碳挑战.doc(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欧洲碳减排政策回顾分析及我国减碳挑战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很多欧洲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已经实现了“碳达峰”,美国和日本也分别在2007、2010年左右实现了碳达峰。欧洲不少国家已经将气候保护纳入法律程序,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相继确定了2050年实现碳中和时间表。本文主要对欧洲国家和欧盟的一些减排/碳中和政策进行梳理分析。01京都议定书回顾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该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的目的是限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用来抑制全球变暖。作为京都协议书的基础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199
2、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签署的。该公约由26条正文组成,目标是维持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以避免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产生危险干扰。该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生效,它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各国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确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内的发达国家到2010年碳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5%(包括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具体来说,2008年-2012年发达国家必须完成的减碳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从上述不同的目标中可以看出来,欧盟设定的目
3、标最为激进。02欧盟碳市场贸易机制EU-ETS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实践中,碳排放权交易是最有效的市场手段,在世界范围内欧盟确立的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EU-ETS)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政策。EU-ETS于2005年正式启动,其目的是将环境“成本化”,借助市场的力量将环境转化为一种有偿使用的生产要素,通过建立排放配额(EUA)交易市场,有效地配置环境资源、鼓励节能减排技术发展。EU-ETS是世界上第一个最大的跨国二氧化碳交易项目。该项目不仅覆盖了欧盟成员国,同时也包含了挪威、冰岛等国家,涉及近半数的温室气体。从2005年开始,一直到2007年,欧盟为碳排放权交易进行了试运行,在此期间温室气体排放权
4、交易只涉及二氧化碳,覆盖能源、石化、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这一阶段EU-ETS为京都议定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基础。EU-ETS成立后,不仅实现了二氧化碳的现货交易,而且期货和期权交易也形成了可观的规模。从2008年开始,欧盟委员会扩大了温室气体的覆盖范围,由二氧化碳扩展到二氧化硫和氟氯烷等气体,在这一时期EU-ETS与京都议定书的进程相一致。同时,欧盟委员会对碳配额和碳价格进行了回购和干预,以此来维持碳价格和减小碳价格的波动性,进而稳定企业投资低碳经济的动力。从2013年开始,欧盟规定在2008-2012年碳配额总量的基础上,将减排目标设定为在2005年的总量基础上减排21%,每年以1.74
5、%的指数递减,覆盖的行业也不断扩大,期间航空业也被纳入EU-ETS的范围之内。2018年,欧盟批准了碳排放贸易体系的改革方案,确定了加速减少配额总量,通过市场稳定储备机制(MSR)回收更多的富余配额。2019年起到2023年,将市场稳定储备机制下每年的超额排放配额降低24%。从效果来看,从2006年开始,欧盟碳配额价格出现了阶段性的低迷,到了2018年碳价格开始回暖,2019年重新突破了20欧元/吨(2006年碳价格高点曾达到30欧元/吨),随着2020年国际碳市场不断升温,碳配额价格也随之攀升,2020年下半年再度突破了30欧元/吨。03欧洲碳税政策欧洲是全球征收碳税经验最丰富的地区,以北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欧洲 碳减排 政策 回顾 分析 我国 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