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docx
《蟋蟀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蟋蟀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蟋蟀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天下蟋蟀众多,独有宁阳泗店产蟋蟀闻名全国。作为宁阳蟋蟀的原发地泗店镇,在做好蟋蟀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做好文化品牌的推树上做出了不懈努力。投资700万元完成蟋都古镇仿古改造,投资260万元建设“南王商业步行街”,投资20多万元建成“宁阳蟋蟀民俗文化展馆”。2012年,成为省旅游局命名的“山东省旅游强乡镇”,2013年,南王村成为“山东省特色旅游村”。在镇驻地发展的489家“农家乐”,其中有17家成为省级命名的标准化“农家乐”。近日,泗店镇在泰安市旅游局组织的“幸福泰安,最美田园”旅游品牌评选中,获得“最民俗”荣誉称号。“宁阳蟋蟀”、“宁阳桥白”、“许家桥大白菜”分别被国家
2、工商总局命名为“国家地理标志”。泰安市首届“保护虫源地、虫籽回故乡”活动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2014年山东省非遗十大亮点工作”。泗店镇还承办了4届“中华宁阳蟋蟀文化节”,带动了全镇旅游、餐饮、休闲、度假、交通、休闲观光农业的大发展,2003年,“宁阳斗蟋”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截止到目前,有48家国内外国家级主流媒体前来泗店镇报道宁阳蟋蟀文化。“宁阳蟋蟀”日渐成为创品牌、惠民生、促发展的特色引擎。泗店镇对全镇蟋蟀文化产业进行了为期6天的调研活动,组织专职人员,通过走访、座谈、统计、分析、汇总,现将2015年度泗店镇蟋蟀市场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蟋蟀产业发展现状在宁阳县委、县政府“政
3、府主导、全民参与”发展思路引导下,泗店镇蟋蟀产业经历了由资源到产业、由产业到文化、由文化到旅游的特色转变。1、历史悠久、影响广泛。蟋蟀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及民俗活动,蟋蟀作为物候特征见于诗经、礼记,鸣唱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中国人对于蟋蟀的关注可谓由来已久。蟋蟀又名促织、蝴蝴、百日虫,著名作家李存葆称其为“国虫”。宁阳蟋蟀因战绩辉煌,被誉为“天下斗蟋第一虫”。泗店镇古城村是汉高祖元年所建宁阳县城旧址,地杰人灵,是优质宁阳蟋蟀产地。据专家考证,斗蟋之戏始于两宋之际,此后历元、明、清三朝而不衰,大盛于盛于明清。早期斗蟋活动多见于江浙,随着气候条件的变迁,晚晴以来,山东蟋蟀独占鳌头,尤以宁阳为著
4、,近代人恩溥臣斗蟋随笔著录光绪二十一年至民国二十九年的46年间,京城虫坛所出蟋蟀悍将26个,其中山东虫占17个(其中两条具体产地不明),而宁阳独占8个。蟋蟀文化由来已久、传承有序,所以在今天也成为了海外华人怀恋故土、抒发乡愁的一份情节和载体,流沙河与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唱和之作就是那一只蟋蟀,作为当代著名的乡愁诗流传于世,被收录于中学语文教材。在今天,蟋蟀甚至也成为了现代都市人对大自然、对农耕生活的一份乡愁。2、品种多,个头大,勇敢善斗。泗店镇蟋蟀的特点一是品种多、质量好,镇内蟋蟀共有青、黄、紫、红、黑、白等6大类260多个品种,载入古谱的名贵品种有大黑青牙、蟹壳青、青麻头、铁头青背、琥珀青、
5、黑头金赤、紫黄等。二是个头大、性情烈、弹跳力强、搏斗凶狠,强悍而善斗。斗蟋随笔载,宁阳古城一虫独占鳌头后,即被“诰封”为“骁勇大虫王青金翅”。对该虫录有无名氏颂诗四首,其三云:“项阔头圆体像奇,青金翅背美容仪。诸雄胆破仓皇北,清口威名竹帛垂”。3、近年的斗蟋状况。在1984年天津蟋蟀友谊赛、1989年上海蟋蟀大赛、1992年上海与天津对抗赛、以及1998年全国蟋蟀友谊大赛上,宁阳蟋蟀力挫群雄,夺冠称王,引起了海内外蟋蟀爱好者的极大关注。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专家、中国蟋蟀协会会长吴继传教授,多次带领专家来宁阳泗店镇考察,确认宁阳泗店是“中华斗蟋蟀的摇篮,是蟋蟀圣地”。英国独立报、美国discove
6、ry频道、日本NHK电视台等国内外媒体曾对泗店产宁阳蟋蟀作了专题报道。澳门斗蟋资深者曾结队探源,一路北上,汇聚泗店,得名虫战将,战绩不菲,欣喜之余,在老年天地上盛赞泗店镇为“蟋蟀王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泗店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天津等全国各地客商,前来进行蟋蟀交易、文化交流、餐饮住宿,带动了地方经济大发展。每年这些从事蟋蟀产业者主要集中在泗店镇、乡饮乡黑风口,约有19万人。现在,客商聚集范围逐步扩展到东疏镇、伏山镇、堤城镇、葛石镇、鹤山乡、磁窑镇等地。2014年,围绕蟋蟀交易、旅游观光、交通物流,前来泗店镇的客商达10万人次,2015年,来泗店镇的外地客商达11万人次(据
7、泗店镇农家乐店主徐伟、张学良、王腾来、李从德等人根据客源入住推断),占据全县客流量的75%o在外地人眼中中,泗店就是宁阳。二、经济效益显著2015年,全镇蟋蟀从业人员2.5万人,(全镇4.3万人,通过对泗店、南王、薛村、曹村、肖村每村15户调查,除了老年幼儿之外,每家平均不少于2人参加捕捉,还不算全家从事蟋蟀用品经营的,2.5万人是用概率保守推算得出的数字。)每季人均纯收入8000元,全镇群众在短短的两个月内直接蟋蟀交易增收2亿元。全镇蟋蟀用品专卖店共20多家,其中大型批发店8家,经营捕捉、喂养、储存、计量等200多种蟋蟀相关用品和纪念品。产品占据所有蟋蟀市场,包括外地市场。具有珍藏价值的蟋蟀
8、老罐、红木斗闸、过笼等有40多种。据专卖店张少鲁、张金星、吴嗣兴介绍,2015年全镇蟋蟀用具营业额1000万元,纯利润可达270万元。据资深经营者张少鲁介绍,从用品消费量和入住情况,能大体推断出蟋蟀从业人数。多少人参与,逮多少虫,用多少罐是个定数。宁阳及附近县市区的蟋蟀用品全部来自这8家大中型批发店。外地H万人次的客商带动餐饮、住宿、交通、购蟋、娱乐、通信等相关收入可达15亿元人民币。各项统计表明,尽管今年虫源总量减少,但是由于外乡镇、附近县、市、区蟋蟀客商全来泗店镇交易,蟋蟀交易仍然火爆,两个多月的期间里,全镇群众总共增收3.5亿元。镇政府提供节庆宣传、项目策划、资源保护、优化环境、市场执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蟋蟀 文化产业 调研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