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
《荆门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门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荆门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关于组织开展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3)35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关于印发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3)649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建设基础(-)建设背景。1城市概况。荆门市地处湖北省中部,北接襄阳市和随州市,西靠宜昌市,东临孝感市,南与荆州市、潜江市、天门市接壤,下辖1县、2市、4区,常住人口260万,是华中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鄂中区域性中心城市,素有荆楚门户之称。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
2、,目前正全力打造湖北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2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荆门市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期口具有比较完整产业门类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是湖北省规模最大的汽车轮胎、汽车玻璃、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生产基地。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0.96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73元、同比增长5.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9.0%、13.7%和2.0%,工业经济总量连续5年稳居全省第四。3 .生态环境基本情况。荆门市拥有11个国字号“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4A级景区,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人均可用水资源高出世界平均水平50%
3、以上;节能减排降污成效显著,是全省唯一的省级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市。近年来,全市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61家,52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全国中部地区同类城市新农村建设排头兵。(二)建设基础。1 .工作基础。2023年,全市废旧物资回收量约220万吨,市内企业回收利用量约130万电其中,回收利用废钢铁50万吨,电子废弃物5万吨,废旧有色金属5万吨,废塑料12万吨,废纸10万吨,废玻璃45万吨。初步建成运行高效、分类精细、渠道畅通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1)回收利用模式不断创新。格林美城市矿产资源开发模式被列为国家60项循环经济典型
4、模式案例;湖北长宁创投开发小祥爱分类应用软件,布点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回收柜逾100组,建成一批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沙洋县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垃圾分类工作,与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网络平台滴嘟回收开展深度合作,形成常态化的上门回收业务模式。(2)加工利用产业加快发展。构建以废弃电子电器、废塑料、废旧轮胎等高质化、多元化综合利用为主体的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链条培育了荆门格林美(废旧电子产品)、湖北中硕(废钢铁回收)、湖北合得利(废轮胎利用)、湖北应强(废纸循环利用)等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且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细分领域协同发展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产业格局。(3)交易规模
5、持续提升。全市新增鄂中再生资源大市场、掇刀区旧货市场、京山市京诚新旧货市场等,二手商品经营实体数量不断增加,交易已涵盖机动车辆、农业机械、家用电器、家居用品等品类。2023年,鄂中再生资源大市场实现年销售收入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IOOO余个,成为湖北省最大的再生资源交易中心。(4)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制定出台荆门市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荆门市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荆门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荆门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荆门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为全市推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2 .存在的问题。
6、(1)回收网络尚不健全。全市现有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分布不均,部分偏远乡村地区回收网点、转运能力明显不足,个别县(市)分拣中心建设相对滞后;回收网点建设水平普遍偏低,运营标准尚未统一;现有中转站及分拣中心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亟待提标改造;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力度有待加强,协同效应未能充分体现。(2)废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全市废旧物资按细分品类加工利用程度不够,受上游废旧物资资源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行业整体运行效率偏低;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纺织品等废旧物资品类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不够,导致经济效益徘徊在较低水平;部分加工利用企业沿用落后的生产加工工艺、
7、技术和装备,市场竞争力不强。(3)再制造产业尚未起步。荆门格林美资源循环产业园、京山智能制造产业园、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沙洋临港装备制造产业园和钟祥数控机床产业园等园区虽然具备发展再制造产业的基础和条件,但相关企业对发展再制造产业、促进生产经营绿色转型持等待观望态度,导致再制造产业成为全市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短板。(4)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对交投点、中转站、分拣中心、交易市场以及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基地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中相关建设用地保障不够有力;对回收利用低值废旧物资品类(如废塑料、废玻璃等)缺乏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在治理行业散乱污现象、严厉打击市场低价恶性竞争、非法拆解处理报废汽车和废弃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荆门市 废旧物资 循环 利用 体系 建设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