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原文12篇.docx
《红色家书原文1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色家书原文12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红色家书原文12篇在网络发达、信息传输迅速的今天,如果要谈起写书信,怕是很少人会有共鸣了。我们惯于用手机聊天,互联网比世界上任何一个邮差都跑得快,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要和家人联络都不会是什么难事。那样要一笔一划写下来,仔细地用信封装好,再以车船运输,最后辗转到达收信人手中的家书,是和便捷的对话框所不能同日而语的。木心的诗从前慢里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相比现在更“慢”的时代背景下,美好的精神品质却更突出、更明显。而在将近一个世纪以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的确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啊。红色家书就是收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革命烈士的家书
2、而成。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今年是建国7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一百年前的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满怀爱国之志的青年学生们聚集到一起,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等口号、要求惩办章宗祥、陆宗舆等人。中国外交的失败,折射出那个时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现状,外国势力对华虎视眈眈,内部党派林立、积贫积弱。而已学着“开眼看世界”的青年们,决不甘心于中国就这样衰败颓靡地延续下去,有许多青年学生投身革命事业,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进而入党,或创办学社、参与起义,或发起学生运动,而进入抗战时期,更有无数青年人投笔从戎,以生命为国奋战。
3、这样的年轻人十七八岁就远离故土,有的从南方到北方,有的从西方到东方,有的去苏联西欧深造。在没有网络的年代,再加上革命工作往往需要隐瞒身份和住所,他们与家人的联系也只是一封薄薄的家书。在这些信中,有父亲、母亲、妻子、孩子、侄子、叔叔,有向父母表达心声的真言,有饱含亲情的柔情,有论述时事、说明时局的凝练语句。都是不真诚的,都是坚定的。我们以家书为主题来划分,走进那个年代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年轻人的内心。让热血青年激昂澎湃、不怕困苦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是祖国的明天。毛泽东曾经说“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
4、”。国共内战、抗日战争,青年们勇立潮头,用行动撰写自己的理想篇章,敢于期冀,敢于追求,不怕困苦,不怕牺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他们心里是时代的使命,也是国人的责任。所以有很多家书,以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为主题,寄希望于国家未来,用平实的文字阐述心中的坚持,烈士们甚至在就义前也是仍然记挂着革命的前途。有前人如谭嗣同,洒脱放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于是秉持血性,不畏流血牺牲。更多的后继者发扬了这样为国为民、不拘小节、不怕流血的精神,同样真正做到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也许家书字数有限、笔墨有限,但也足以显示这
5、样的意志,可以看出革命烈士们在那样的时刻,心中为理想所发的感言,心中真诚的喊话。吉鸿昌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1913年投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彼时正是18岁少年。他骁勇善战,在部队内由士兵升为师长。1931年曾因反对进攻中国工农红军而被蒋介石强令出国。1932年回国后,便一直致力于抗日,他联合冯玉祥等人组成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同盟军失败后又到平津等地从事抗日活动。1934年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被捕,24日在北平英勇就义,时年39岁。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给妻子胡红霞的遗书,寥寥几行,却字字泣血,让人不禁潸然泪下。吉鸿昌在开头便写道:“红霞吾妻鉴: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
6、,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之后在信中殷切嘱托妻子,要教养子女,让小儿“成有用之才”。这般慨然赴死的英雄气概,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气和悲壮,只是因为心中明了是“为时代而牺牲”,时代的不幸,需要这个时代中的人来拯救,而每个时代的国人,都应当挑起自己的责任。如毛泽东所言,为人民而死,是死得其所!而在共产党人陈觉就义前写给妻子赵云霄的遗书中,在最后写道“云!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也就可以明白什么是大爱,是为了全国人民的明天而甘愿舍弃自己的当下,将小家扩大为大家。放到传统上看,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放到那时候,就是为大家牺牲小家,为国家和平、人民幸福而放弃自己本可以拥有的阖家欢乐、“老婆孩子热炕头”。在许多烈士的家书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话语,为了国家而工作,为了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所以哪怕身在苦中也并不觉得苦,哪怕就要牺牲,也知道“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前仆后继,理想的星星之火不断延伸,于是希望还在,革命的未来还在。如无产阶级革命家夏明翰所作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8、。那时的革命先辈们,心中握着革命的火种,燃烧着革命的希望,虽死犹荣,虽死但精神永存,着实令人敬佩。革命战士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青年,在为理想果决勇敢的背后,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情感世界,有对家人的牵挂和想念。就像现在许多远离家乡、去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一样,在外难免想家,难免伤感,这一点是我们与故乡的情结,是抹不去的心里的乡愁。有一句话是“理想”就是“离乡”,不是说我们的理想是离开家乡,而是要实现理想往往需要离开家乡。离乡不是本意,追求理想也需要为之付出,所以让人心里放不下,让人有思乡的情绪。而这样的情绪在动乱的时代就更甚了,家乡一草一木,家人音容笑貌,都印刻在心上。有许多家书,是漂泊在外的革命工写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色 家书 原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