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七年级上册《戒子书》考点解析.docx
《期末考试:七年级上册《戒子书》考点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考试:七年级上册《戒子书》考点解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期末考试:七年级上册戒子书考点解析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诫子书/诸葛亮【原文】夫(fti)2君子3之行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5无以明志6,非宁静7无以致远8。夫(fu)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9,非志无以成学。淫慢10则不能励精11,险躁12则不能冶性13o年与时驰14,意与日15去,遂16成枯落17,多不接世18,悲守穷庐19,将复何及20!本文选自诸葛亮集。(题
2、目是后人加的)【注释】诫:告诫、劝勉夫(fi):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行:指操守、品德。 澹(dan)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甘于寂静无为的生活环境。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也说“使远大的志向得以实现。明:使明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广才:增长才干。淫(yin)慢:过度的享乐。淫:过度。慢:怠惰。11励精:振奋精神。励:奋勉,振奋。12险躁:暴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13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14驰:消失、逝去。15日:时间。16遂:于是,就。17枯落: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18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
3、,接触社会,有“为社会所用”的意思。19穷庐:破房子。20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启示】本文的主要
4、写了诸葛亮希望儿子可以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学有所成。他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原文中,诸葛亮所提“德、志、学发展至今,与我们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每个人接受教育的内容,可谓“德、智、体、美等并无实质性差别,“德”当然指的是德育,也是品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智”指的是智力教育,也即指的是学习成绩;体指的是体育锻炼,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够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美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戒子书 期末考试 年级 上册 子书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