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冰川、海浪作用公开课.docx
《风力、冰川、海浪作用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力、冰川、海浪作用公开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风力、冰川、海浪作用练习新疆沙漠公路(下图)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流动沙丘分布最广的沙漠公路。公路两侧由灌丛和草方格沙障组成的防风沙体系被誉为人类治沙史上的壮举,其中灌木是在试验苗圃中反复试种、筛选、繁育出来之后,春季移栽过来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灌木幼苗移栽到公路两侧后,生长初期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是A.大风B.暴晒C.干旱D.雨雪2 .公路两侧的防风沙体系宽窄不同,较宽侧一般处于()A.向阳坡B.水源处C.上风向D.低洼处3 .该沙漠公路每隔4km打一口井以保证灌溉用水。与集中打井相比,分散打井有利于()A.降低生产成本B.恢复地下水位C.固土固沙D.灌丛生长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
2、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A.沙尘暴B.新月形沙丘C,泥石流力作用类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表示流水侵蚀作用B.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D.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5 .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蒙古高原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j裸岩荒漠风力沉积沙丘风力沉积曲+惬工河口三角洲、冲积扇D.土地荒漠化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研学时观察到如图所示景观,陡峭的山体下和坡麓地带分布有众多的碎石堆(图中虚线以内部分),呈上尖下圆的锥状,系山体碎石长期掉落后堆积而成。组内同学对这种独特的地貌十分感兴趣,带队老师告诉同学们,这种地貌叫
3、做“倒石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出于安全考虑,同学们未能到达倒石锥锥体观察其细节,有同学推测倒石锥的表面堆积物应具有明显的分选性,应为上细下粗的构造。其推测依据的差异指标最有可能是()A.碎石的质量B.碎石的磨圆度C.碎石的岩性D.碎石掉落前的海拔7 .导致山坡上岩体逐渐破碎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化作用C,流水侵蚀D.冰川搬运8 .该地理兴趣小组沿途发现多处倒石锥,据图推测该兴趣小组研学旅行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攀登雪莲之乡B.寻迹京杭大运河C.探秘绿岛椰林D.发现曾经的北大荒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防止沙子移动。近年
4、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见下图),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据此回枯草枯秆驾i合剂答以下小题。9 .草方格沙障可以()A.黏合沙粒B,吸取地下水C增加地表粗糙度D.减少下渗10 .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A.成土时间短B,技术难度小C.没有环境污染D.资金投入少并受人类活动等作用影响形成风蚀坑是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积物且具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以风为动力,的地貌。下图为青海省某县风蚀坑形状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I1该风蚀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风力强盛B.植被破坏严重C.粉沙表土深厚D,坡度较陡12 .甲处物质
5、B.加速古风成沙出露地表D.来源于背风坡的粉沙土B.风蚀坑积水成湖D.风蚀坑内出现流动沙丘A.可延缓风蚀坑扩展速度C.逐渐堆积,变得越来越厚13 .推测图示风蚀坑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风蚀坑不断加深C.风蚀坑坡度逐渐增大雅丹地貌是河湖相沉积岩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土壤和沟槽地貌,其中部分地势较低区域会因附近冰川融水再次形成湖泊,因此称为“水上雅丹”。乌素特地质公园位于柴达木盆地,拥有世界上仅有的一处水上雅丹地貌景观,被称为“中国西部的千岛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此处水上雅丹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B.C.15 .图中时期的主要自然环境特点为()A.地壳下沉,气候干燥B.地壳抬升,气候
6、干燥C.地壳下沉,气候湿润D.地壳抬升,气候湿润2023年10月3日,位于山东半岛南部崂山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海蚀柱的上半部分突然坍塌(图1)。经现场勘察,工作人员认为该现象并非突然形成,而是受长期外力作用的结果。此外,工作人员还发现坍塌处岩石表面存在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图2为该海岸主要地貌类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造成“石老人”上半部分坍塌的主要作用力是()A.风化作用、流水侵蚀B.流水侵蚀、海浪侵蚀C风力侵蚀、流水侵蚀D.风化作用、海浪侵蚀17 .推测未来图2所示地区地貌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海蚀崖逐渐向南推移B,海蚀平台的范围一直扩大C.海蚀柱会继续被侵蚀D.海蚀崖与海蚀柱距离
7、变小抛物线沙丘是一种平面形态呈“V形或“U”形的典型固定、半固定沙丘,其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因平面图形像抛物线,故得名抛物线沙丘。植被的分布可控制抛物线形沙丘侵蚀和沉积,是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下图示意新疆艾比湖流域某研究区抛物线沙丘的形成过程,通过野外观测和对研究区抛物线沙丘形态特征和沙丘上植被特征的分析,初步可以断定研究区抛物线沙丘起源于风蚀洼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风蚀洼地阶段风蚀洼地与弧形沙梁的相互关系是()A.风蚀洼地为弧形沙梁提供了全部沙源B.瓠形沙梁减弱了吹蚀风蚀洼地的风力C.风蚀洼地对弧形沙梁的沙粒进行分选D.风蚀洼地和弧形沙梁沿相同方向生长19.抛物线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风力 冰川 海浪 作用 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