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NOC比赛微课程评优标准.docx
《第十二届NOC比赛微课程评优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届NOC比赛微课程评优标准.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微课程评优一、竞赛意义和目的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科技三大特征,催生翻转课堂、MOOC和微课程等信息化教学创新,并且已经开始影响中小学教学实践,这将引起资源观、教学观和教师发展观的新变革。微课程评优赛项面向“云计算”教学环境,以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制作配套微型教学视频(即“微课”)为基本竞赛模式,旨在推动教师职能从授课者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转型,使之提升多元整合的教育技术能力,能够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二、参赛范围(一)参赛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职)。(二)参赛学科:学科不限。(三)参赛人数:限1人独立参赛。,/(四)每人限参加一个赛项,限提
2、交一件作品Q三、竞赛内容和作品要求(一)赛项内容。微课程是将原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微课程评优分为初赛与决赛两个阶段。赛项内容包括某年级、某学科中构成某一学时教学设计的三个互相配套的方面: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详见模版);与“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相配套的微课;课堂教学形式创新的录像(2023年暂不进行)。1 .初赛。参赛者自选学科、课题,完成并提交: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课;作品申报表。全国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初评,确定入围决赛名单,并在NOC网站上公布。2 .决赛。决赛形式:展示与答辩。展示:展示“自主学习任务
3、单,同时介绍设计理由;播放微课。答辩:评委根据参赛教师的作品及其介绍等情况提问,参赛教师作答。I(二)赛项要求。参赛选手按抽签顺序参加展示与答辩,赛前,到考场检录并拷贝入围作品(含必要的PPT)。1 .展示程序与要求。(1)展示程序。参赛选手按序展示微课程作品:自主学习任务单(同时介绍设计理由,时间不超过8分钟);播放微课(时间不超过10分钟;注意:只播放,不作任何说明)。注意事项:、两项的用时互相独立,不得通用。(2)展示要求。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给人印象深刻。评委将重点考察“自主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可操作性;实现学目标的可能性;同时考察参赛教师结构化思考能力和视觉传达的
4、感染力。要求参赛教师边展示(含必要的PPT)边介绍,不得照稿宣读。因此,参赛选手不得携带纸质或电子的发言文稿进入展示与答辩的赛场。播放配套微课。fA“配套微课”指能有效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微课,而不是脱离了教学实际的课件式的微课Q微课的播放长度不超过10分钟。2 .答辩Q评委就作品及其介绍的情况提问,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回答评委给出的问题。回答问题必须简明扼要,有针对性,切忌漫无边际,不可回避评委提出的问题。答辩时间不超过2分钟。(三)注意事项。1展示与答辩不得超过规定的时间,超时要予以扣分。必要时,评委有权终止答辩。3 .展示“自主学习任务单”与播放“微课”在时间上互相
5、独立,不得通用。4 ,微课程初赛作品中附有课堂学习实录,且经过展示与答辩进入了一等奖序列者,评委可以酌情提出5T0分附加分的申请,经组委会审核生效。四、作品提交(一)网站报送:所有选手须通过NOC网站()竞赛平台在线提交作品(有地方组委会的地区,按照地方组委会文件要求提交)。(二)光盘报送:选手须将作品申报表打印一份,随光盘一起快递至全国组委会(有地方组委会的地区,按照地方组委会文件要求提交)。光盘表面用光盘笔写明所参加赛项、选手姓名、作品名称等关键信息,不要贴标签,以免影响光驱读取。光盘内容以参赛选手姓名建立文件夹,文件夹下分别建立“电子报名表”、自主学习任务单”、“展示PPT微课视频”为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二 NOC 比赛 课程 评优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