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0采煤工作面放顶煤开采设计.docx
《11110采煤工作面放顶煤开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10采煤工作面放顶煤开采设计.docx(8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I1IIO采煤工作面放顶煤开采设计登封市宏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二00九年七月11110采煤工作面放顶煤开采设计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我矿放顶煤开采安全技术管理,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08H30号)等要求,结合我矿实际,特编制I1I1O采煤工作面开采设计。1、编制依据、原则及要求设计根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及回采地质说明书和开采技术资料为依据,以保证安全生产为前提,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技术管理规定,最大限度回收煤炭资源,实现安全高效开采
2、。2、放顶煤开采设计2.1 工作面概况矿井采用三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由于三个立井均位于井田西北部,且中东部采区的采空区面积大,故矿井分前后期开采,前期以开采西北部采区为主,后期开采东翼采区,前期利用原宏鑫矿的主井作为技改主井,直径3.8m,井深142m,采用双箕斗提升,并安装梯子间作为安全出口。原宏鑫煤矿的风井作为技改副井,直径2.6,井深138m,采用单罐笼提升。原宏鑫煤矿的副井为作技改风井,直径24,井深128m,安装梯子间作为矿井另一安全出口。主、副井之间由轨道运输巷连通,主、副井通过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分别与风井连通,形成完整的运输、通风系统。井下采用单水平上、下山开拓。井田划分为:中
3、部上山采区、东部下山采区。首采区为中部上山采区,二I煤层赋存于山西组下部,煤层厚度1.96-13.17m,平均厚度7.25m,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夹阡,首采H11O工作面位于副井南部,开采水平标高在+260-+280米之间,工作面走向长度60m,工作面长度60m。2.1.1 工作面位置、周边关系及开采情况I111O首采工作面位于副井南部,系首采区中部上山采区,其它相邻采面还未开采。2.1.2 地形地物为低山丘陵地形。区内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标高为336.OnI,最低海拔标高为268.On1,相对高差68.Omo地面冲沟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迳流和排泄。全区被黄土覆盖,有树木,本区地表水
4、系不发育。采掘将造成地面塌陷或产生裂隙,但村庄及建筑物已搬迁,对回采无影响。2.1.3 工作面参数、开采技术条件及煤层赋存特征2.1.3.1工作面倾斜长度60m,工作面走向长度60m,工作面煤层倾角伪倾角平均为8。,每天三班作业,循环进度为Inu正规循环率70%,月循环21个,原煤容重为1.35tm3o2.1.3.2开采技术条件及煤层赋存特征2.1.3.2.1区域地质背景本区位于华北板块南部之嵩箕构造区的篙箕断隆南部颍阳-芦店向斜南翼。区域地层划分属华北地层区嵩箕小区,主要发育地层为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中下统、石炭系中上统、二叠系、三叠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其中石炭系和二叠系为主要含
5、煤地层。本区及周围无岩浆岩。区域构造形态为一轴向近东西向-北东向的向斜构造(颍阳-芦店向斜),断裂构造较发育,以正断层为主,主要有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三组。区域矿床以煤矿床为主,局部发育铝土矿、石灰岩等矿床。区域主要可采煤层为赋存于山西组下部的二I煤层,为层位稳定、全区普遍可采的中厚-厚煤层;下石盒子组的五3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2.1.3.2.2矿区地质区内基岩大部被第四系覆盖,仅在矿区西部及北部有零星出露。据钻孔揭露,发育地层有寒武系上统(J奥陶系中统(。2)、石炭系中上统(C2+3),二叠系(P)和第四系(Q),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2.1.3.2.2.1寒武系上统(3)以灰色、浅灰色厚层
6、状白云质灰岩为主,含少量燧石团块,底部夹薄层灰岩,矿区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I162m。2.1.3.2.2.2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02m)为煤系地层沉积基底,在区外南北两侧有零星出露。以浅灰色石灰岩为主,隐晶质结构,局部还夹泥质灰岩及薄层泥岩,上部具溶蚀现象及缝合线,下部夹角砾状灰岩。本组厚38.22mo2.1.3.2.2.3石炭系(C)(1)中统本溪组(C2b)在区外南北两侧有零星出露,以浅灰色铝土质泥岩为主,局部为铝土矿,具状和豆状结构,含黄铁矿结核及团块,局部呈层状出现。在HG曲线上呈下低上高的异常反映,主要是该组地层中镁元素含量较高所致。该层铝土质泥岩是对比一I煤层的主要标志层。本组厚度为
7、4.OOn1以滨海泻湖相沉积为主。本溪组与下伏马家沟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2)上统太原组(C3t)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由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煤层组成,厚56.50m,平均69.99mo共含煤7层,仅底部的一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其它煤层均不可采。依据其岩性组合和沉积特征可分为三段。下部灰岩段自太原组底界至14石灰岩顶界,厚度为2120m。主要由灰-深灰色石灰岩、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煤层组成,含石灰岩4层(11),常合并为12层,中夹泥岩或砂质泥岩薄层,具燧石团块和黄铁矿结核,含蜓类、介形类、海百合、腕足类等动物化石及其碎屑,其中11石灰岩特征明显,在D1W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110 采煤 工作面 放顶煤 开采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