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学设计.docx
《《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暮、瑟”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会写“暮、吟”等13个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3 .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二、教学重点: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学好古诗,把握好朗读的节奏;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三、教学难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感悟诗中所含的哲理。第一课时学习古诗暮江吟一、谈话导入,介绍作者、释题1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师生齐背)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白居易)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诗一一暮江吟。(板书:暮江吟)4 .结合注释,
2、理解题意:诗人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诵读,悟诗情1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瑟”;5 学习写字,指导书写:“暮”上方的“日”写得扁平些,中间像个“大”,下面不要写成“目”,根据会意字的特点理解意思为“傍晚”;“吟”的右边是“今”,不能加多一点。6 .师范读或者听朗读录音,读出节奏。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7 .指名读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想象画面(一)交流学习一、二两句。1结合图文、注释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1)师生解答
3、“残阳”“铺”“瑟瑟”等字,师着重讲“一道、铺”写出夕阳余晖是洒满江面的。(2)颜色对比的词:瑟瑟红,能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指名说诗句的意思)(4)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说(5)指导学生一边想象,一边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二)品读三、四句1 .过渡语: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边看边欣赏,不知不觉已到夜晚,时间是“九月初三夜”,将时间从傍晚引致夜后。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1轮流读三、四两句,交流点拨:(1)诗句的意思(2)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描写露珠和
4、月亮?(3)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板书:景色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2 .指导朗读三、四两句。读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三)指导多种形式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1)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一边听一边想象,头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3)细致观察第1、2句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4)讨论并交流: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师: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我们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的美。如:学习“半江瑟瑟半江红”,我们通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暮江吟 题西林壁 雪梅 西林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