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刑法学知识点整理.docx
《2023年刑法学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刑法学知识点整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章刑法概述一、名词解释:1、刑法:切有关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简答题:刑法的渊源:1、刑法典: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单行刑法(规定、决定、条例、补充规定)3、附属刑法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名词解释:1、刑法的基本原则:是刑法的核心和精髓,不仅体现刑法的主线精神,还能指导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合用。二、简答题:* 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是刑法的核心和精髓,不仅体现刑法的主线精神,还能指导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合用。1、罪刑法定原则:又称罪刑法定主义,指刑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不处罚的原则。2、平等合用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合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
2、律的特权。3、罪刑相称原则:又称罪刑相适应或罪刑均衡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的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一、名词解释:1、刑法的效力范围:即刑法的合用范围或生效范围,刑法对什么人,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有约束力以及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2、刑法的溯及力:即刑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指刑法生效后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未经审判或判决未拟定的行为是否合用的问题。合用即有溯及力,不合用即没有溯及力。第四章犯罪概述一、名词解释:1、犯罪:一种危害社会已经达成触犯刑法的限度,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二、简答题:* 犯罪的基本特性:1、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
3、的首要特性,也是本质特性。某些行为虽然具有社会危害性,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构成犯罪。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犯罪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一种法律现象,也是罪刑法定原则的重要体现。3、犯罪是依刑法应受处罚的行为,具有刑罚当罚性:刑罚是对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限度的一种否认性评价,只有犯罪才具有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属性。因此犯罪的三个基本特性紧密相连,不可分离,共同构成犯罪概念的总体,成为区分罪与非罪的总的标准和尺度。第五章犯罪构成一、名词解释:1、犯罪构成:由刑事实住法规定,决定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限度,并为成立该种犯罪所必需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二、简答题:* 犯罪
4、构成的特性:1、犯罪构成是由刑事实体法所规定:犯罪构成要件必须由刑事法律予以明确规定,体现罪刑法定的原则,并且与刑事违法性特性相统一。2、犯罪构成是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两者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一个说明犯罪规格与标准的有机整体。3、犯罪构成是由社会危害性及其限度的要素组合而成:犯罪构成的各个要件都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达成了犯罪的限度。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区别: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运用。1、表述的内容不同:犯罪概念是从宏观上结识一切犯罪的共同属性;犯罪构成是从微观上拟定某一具体行为是否具有某种犯罪的特性。2、作用不同:犯罪概念是划分罪与非罪的总标准;犯罪
5、构成是具体行为罪与非罪,特别是此罪与彼罪的划分。因此,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是有机结合来区分犯罪的标准。犯罪构成的层次结构:1、犯罪构成自身:即犯罪所必需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2、犯罪构成系统的两个组成部分:即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3、犯罪构成两大组成部分之下的四个构成要件:主观方面的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要件,客观方面的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要件。4、犯罪构成四个要件内部各自进一步的划分第六章犯罪客体要件一、名词解释:1、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并且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2、犯罪对象:是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具体犯罪行为所宜接作用或对其施加影响的、客观存在的具体的人或物。二、
6、简答题:* 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犯罪对象反映犯罪客体,犯罪客体制约犯罪对象,但两者有明显区别:1、表现形式不同:犯罪客体是通过思维来结识的抽象概念,是行为的内在本质;犯罪对象是能被感知的具体人或物,是事物的外部特性。2、是否是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之一,没有犯罪客体,就不能构成犯罪;犯罪对象只有在刑法明文规定下,才干成为某种特定犯罪的构成条件。3、是否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根据,直接决定犯罪的性质;犯罪对象不是犯罪分类的根据,不能决定犯罪的性质。4、是否受到实际损害:每个犯罪必然侵犯一定的客体,使犯罪客体受到实际损害;犯罪对象不一定受到实际损害
7、。第七章犯罪客观要件一、名词解释:1、犯罪客观要件:由我国刑法规定的,说明侵害某种社会关系而构成犯罪所必需的诸种客观事实。2、危害行为:被刑法所严禁,表现人的意志和意识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或言辞。3、刑法上因果关系:危害行为规律性地引起某种危害结果的内在联系。二、简答题:* 危害行为的特性:1、危害行为是可以改变或影响客观事物的身体动静或言辞2、危害行为是人的内在意识和意志的外在表现3、危害行为是刑法上明文予以严禁的行为犯罪客观要件的意义:1、犯罪客观要件是整个犯罪构成中的核心要件:危害行为使犯罪客观要件中最基本的内容2、犯罪客观要件是区分罪与非罪界线的重要根据3、犯罪客观要件也是区分罪与非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刑法学 知识点 整理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