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关注细节设计让活动更具探究味(黄岩实验小学王亮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127关注细节设计让活动更具探究味(黄岩实验小学王亮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7关注细节设计让活动更具探究味(黄岩实验小学王亮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注细节设计,让活动更具探究味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王亮富【摘要】现在的科学课堂孩子的活动多起来了,材料也在不断有创新。但仔细品味,在这热闹的背后,由于缺少一些细节的设计,一些实验是为了结论而实验。如何更多的关注细节设计,让科学活动更具有探究味呢?本文紧紧围绕着如何从细节设计中体现探究味,从关注实验起点选择、观察方法指导、实验设计指导、实验现象分析等四个面结合实例进行细致的论述。试图给读者在细节设计方面提供一些可借鉴经验,让科学活动更具实效、更具探究味。【关键词】细节设计起点探究【正文】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科学课何尝不是如此。走进现在的科学课堂,你会发现活动多了,形式丰富了,材料也在创新
2、。但往往因为没有关注细节的设计与落实,使的课堂探究“味”不足,徒有其“形”而缺其“神如何让科学课的活动更具有探究味呢?笔者试着阐述自己的研究体会。案例一:关注实验要求定位,让目标更接近学生实际。实验要求的选择关系到一节课的定位。也只有确定好实验要求,才能围绕实验要求组织活动进行教学。在确定实验要求时,一方面要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另一方面更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学习这一块内容最大障碍是什么。也就是说实验要求的确立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创造性的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一些课堂中因为实验要求选择不恰当,为下面的教学带来许多的麻烦。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六
3、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一课,研究杠杆的秘密时,确定实验要求是放手让学生自由搜集实验数据后,通过讨论来得出杠杆的秘密。设计如下:师:杠杆一定省力吗?怎样做才省力呢?下面,我们就利用杠杆尺进行研究。在杠杆尺两边各一个位置上挂钩码,当两边杠杆尺达到平衡时,记录下实验数据。学生分组实脸,汇总各组的数据。(统计如下)杠杆尺研究记录表左边(阻力点)情况右边(用力点)情况用力情况钩码数(个)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数(个)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1.省力;2费力;3.不省力也不费力21121232331441224422师:刚才大家找到了许多让杠杆尺达到平衡的钩码挂法,现在大家仔细观察数据,能发现什么规律?
4、(学生沉默后,在老师的多次引导下,一、二个学生发现了规律。)反思:在寻找杠杆尺平衡时,学生做得很认真,也找出了许多能够让杠杆尺平衡的方法,应该说学生分组实验的环节效果达到了老师的预设。那么,为什么在数据分析的环节学生会出现沉默呢?主要原因是学生面对这一组庞大而杂乱的数据,感到无所适从,觉得不知如何下手。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具有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但这样的数据分析要求,却远远的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一个组复杂的数据呢?主要是老师在确定实验要求时,没有把要求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这样的设计光关心数据收集的开放性和多样性,而高估了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另外,还存在着实验的过程中,
5、学生思维深度不够,部分学生会陶醉在怎么挂平衡中,陶醉于怎样找到了多少种方法,而忽略了对其中规律的思考,这样的探究实验也就变成了不动脑的机械操作。对策: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把实验要求降低,让学生收集数据更有目的性。从让学生在两边自由挂钩码,等杠杆尺平衡后记录数据,改为控制一边的钩码位置与数量,找在另一边一个位置上挂钩码,让杠杆尺平衡的方法,汇总数据后,再加个对数据进行分类的环节。具体如下:师:在左边第2格挂3个钩码,请大家在杠杆尺的右边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看能找到多少种方法,边做边记录实验数据。(生分组实验,汇报数据)师:怎样整理这些数据?生:分类。把按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进行分类。(数据
6、整理如下表。)杠杆尺的记录表左边(阻力点)情况右边(用力点)情况用力情况钩码数(个)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数(个)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1.省力;2费力;3.不省力也不费力32161231612323师:大家仔细观察上面的数据,我们能发现什么规律?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不费力?生:师:再仔细看看,上面的数据,你还能发现什么?生:(发现两边的钩码数和格数相乘乘积相等地,都等于6)师:这几组数据能保持平衡吗?先猜测再验证。左边(阻力点)情况右边(用力点)情况猜测验证钩码数(个)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数(个)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41411
7、42232(学生分组验证)师:说说你们的发现?生:(只要两边乘积相同,杠杆尺都能保持平衡)这样的设计,主题要求降低了,学生收集的数据集中了,数据的量也少了,分析起来就容易把控。特别在让学生分析数据之前,加“怎样整理这些数据?”这个问题,就教给学生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用分类的方法,把一些相同的数据放在一起,可以让复杂的数据变得明了。大大降低了科学概念的理解难度。增加了“这几组数据能保持平衡吗?”的活动,让学生应用新发现杠杆尺平衡的规律去的判断这些数据能不能平衡,再后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判断,进一步完成杠杆尺平衡规律的构建。案例二:关注观察过程呈现,让动态观察定格化小学的科学课中观察活动占了很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7 关注 细节 设计 活动 探究 黄岩 实验 小学 王亮富 公开 教案 教学 课件 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