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高温中暑人身伤亡事故现场处治方案示例1事故特征1.1 高温中暑的起因1.1.1 高温作业、夏天露天作业,当作业人员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C)环境中,或炎夏烈日曝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办法.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暑。112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如伴有高湿度和气流静止,更容易引起中暑。此外,带病工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是高温中暑的常见诱因。1.2 高温中暑的类型高温中暑起病急骤,大多数患者有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前驱症状。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分为三类:1.2.
2、1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呜、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7.5,如能即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1.2.2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通常表现为体温在38.5。C以上,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且且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12.3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以突然昏迷起病。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滞、干燥、灼热而绯红
3、,体温常在40。C以上。13高温中暑的危害1.3.1 高温作业、夏天露天作业环境中发生的中暑一般为具有热射病征状特点,由于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激烈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既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1.3.2 在室内通风差和室外设备的安装和维修、露天施工,以及在煤仓、锅炉、汽机房及输煤皮带等高温场所发生的高温中暑,尤其是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中暑,会出现高处坠落等二次伤害的危险。1.4高温中暑的救治原则1.4.1中暑的救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抢救是否即
4、时,如能即时发现及治疗先兆中暑,完全可以防止中暑的发生及发展。14.2高温中暑的救治原则是即时发现、就地处治、尽快抢救、预防为主、严防中暑后二次伤害。2应急组织与职责2.1 高温中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XXXX(厂长助理)副组长:XXXX(生产科长)成员:2.2指挥部职责2.2.1在发生高温中暑等威胁人身安全事件后,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设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2.2.2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则程序,组织力量关于现场进行事故处治,必要时向地方政府汇报。2.2.3负责逐级向报告事故及其处治的进展情况。2.2.4负责安排有关人员顶替中暑人
5、员的工作,保证生产的连续性;组织和提供应急及善后处治工作所需的物资和车辆。2.2.5应急状态消除,宣告应急行动结束。2.3高温中暑应急处治机构职责2.3.1按本厂及上级部门关于工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要求,努力完成各项工作;2.3.2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断治理、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2.3.3定期召开会议,分析防暑降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安排治理和整改办法,落实资金,决策有关事项,切实改善作业场所劳动条件。2.3.4每年年初根据前一年防暑降温中存在的问题关于本预案进行修订,同时关于工作场所进行不定期检查并且且关于发现问题落实人员、方案敦促整改。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温 中暑 事故现场 应急 处置 方案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