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临床操作技术规范.docx
《麻醉科临床操作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科临床操作技术规范.docx(3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麻醉科临床操作技术规范第一节术前访视病人注意事项1 .麻醉医师见手术通知单后均应于术前一日访视病人,接到会诊单的特殊病人及时会诊,以便做好术前准备。2 .术前访视内容包括:(1)全面了解病人健康状况,心肺功能,X光检查(MRRCT)和各种实验室检结果。(2)特殊病人术前准备是否充分。(3)手术部位及麻醉方法。(4)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5)根据麻醉方法进行特殊检查。如椎管内阻滞麻醉检查脊柱,全身麻醉注意有无假牙,气管内插管门齿是否完整,颈部长度和活动度。其它尚有动静脉穿刺的难易、肿瘤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等。3 .了解病人的精神状态和对麻醉的要求,部位麻醉必须耐心解释,消除病人恐惧。4 .根据病人病
2、史和检查结果,决定麻醉方法。5 .术前准备麻醉所需用具和麻醉机。6 .麻醉前准备不完善,应有的检查尚未进行或需要复查,以及麻醉有困难或危险时,应于手术前一日向病房提出,共同协商解决,必要时向上级部门汇报。第二节麻醉记录单记录方法1 .麻醉记录单包括术前检查,术中记录和术后随访三项内容,均应按规定时间完成记录(术前检查,术中记录每510分钟记录一次,术后随访术毕后3天完成)。2 .记录应按表中所列项目逐次填写,如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等,力求精确,文字简明扼要,记录客观详尽,字体工整洁净。3 .术中抢救病人时,抢救措施,所用药物应详细记录。4 .麻醉小结应于术毕完成,最长不超过24小
3、时。其内容包括:麻醉分析,循环与呼吸功能的变化,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等。5 .麻醉记录单一式两份(两联复写),一页留在麻醉科存档,一页存放于病人病历保存。6 .术后随访内容:有无麻醉并发症,治疗经过和疗效,全麻完全苏醒时间,椎管内阻滞,神经丛阻滞开始出现疼痛时间。术后如有异常表现,记录处理方法。7 .麻醉记录的具体填写方法可参照现代麻醉学有关章节。第三节麻醉前注意事项1 .手术当日麻醉前必须检查氧气、笑气(氧化亚氮)、吸引器,并正确接通气源。2 .全身麻醉前应检查麻醉机是否运转正常,麻醉用具齐备。3 .基础麻醉,静脉全身麻醉必备气管内插管抢救器具。4 .椎管内阻滞麻醉所用麻醉包,使用前检查消毒
4、日期。5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首先开放静脉,保证输液通路(小儿不合作者可在基础麻醉下行静脉穿刺)。6 .监测血压、脉搏(有条件者应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后再行麻醉操作。7 .严格无菌操作,麻醉前施麻醉者应洗净双手,防止交叉感染。8 .气管内插管或各种穿刺两次以上均未成功者,应由上级医师接手操作,若仍遇困难者应请示主任协助和指导解决。9 .凡经术前讨论的疑难重危病人,应按集体讨论意见方案实施麻醉。10 .凡估计麻醉后可能出现严重呼吸循环障碍(心跳骤停)者,应等主要手术医师,手术室巡回护士到齐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以便一旦出现意外能即时抢救病人。第四节基础麻醉基础麻醉的目的主要是消除病人的精神紧张,
5、为其他麻醉方法创造条件。基础麻醉本身无镇痛功效,必须配合其他麻醉方法才能施行手术。【适应症】1 .小儿各种短小手术、体表手术,如切开引流、骨折复位、拆线、外伤缝合、包皮环切手术等。2 .帮助小儿实施各种诊断性检查:如CT检查及X线造影等。3 .小儿各种部位麻醉及全身麻醉前的辅助麻醉。【常用基础麻醉方法】氯胺酮基础麻醉。一般按46mgkg体重肌肉注射,注射后35分钟入睡,维持30分钟左右,这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方法。遇已开放静脉者,则改用静脉注射,氯胺酮剂量为12mgkg体重,维持15分钟左右。对于手术时间长者,可加用安定或异丙酚辅助麻醉。(注意事项】1 .术前常规禁食、禁饮6小时以上。2 .
6、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或东食若碱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3 .准备好急救用品:包括吸引器、氧气、面罩以及气管插管用具等。4 .密切观察呼吸、血压及心率变化,有条件时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连续监测。5 .遇颅内压增高、眼内压增高以及癫痫病人禁用氯I胺酮。6 .肌肉注射的部位应选择臀部外上方的肌肉深层,禁忌注入皮下,更不能注于坐骨神经部位。第五节静脉全身麻醉【分类】将全麻药注入静脉,经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称为静脉全身麻醉。根据用药种类不同,可分为单一药物麻醉,方法简易,但总用药量有限制;复合麻醉系采用2种以上的静脉麻醉药(包括镇静药、镇痛药和肌松药),充分发挥每一种药物的优点
7、,互补缺点,用较小剂量达到镇痛记忆消失和肌肉松弛的目的,亦称“平衡麻醉”或“全凭静脉麻醉”。如同时辅以吸入麻醉,则称为“静吸复合全麻”。(基本原则】1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手术需要选择麻醉药及麻醉方法。2 .多种麻醉药复合使用时,注意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有机配伍,使正作用相加,副作用互相减弱或抵消。3 .应以满足镇痛、睡眠和肌松为目的合理选配药物。4 .恰当掌握用药量,避免多次或连续用药致积蓄中毒。5 .静脉全麻期间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除短小手术外,应在气管内插管下进行。掌握麻醉深度,严密观察呼吸和循环情况。6 .必须常规备好麻醉机、氧气、负压吸引及气管插管器械并检查无误后方可实施麻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麻醉科 临床 操作 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