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虚无主义的学理批判 兼论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道德观浅析.docx
《道德虚无主义的学理批判 兼论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道德观浅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虚无主义的学理批判 兼论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道德观浅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内容提要】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既通过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观阐述了道德的历史继承性,又通过批判杜林的抽象人性论阐述了道德的现实社会性,从而为批判道德虚无主义奠定了理论前提。作为一种否认道德的客观实在性、消解一切道德文化传统、否定道德之于生活的意义、反对任何道德规范并将道德信仰“祛魅”的思潮,道德虚无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相悖之处在于:一是将道德的现实意义置换为自我价值,与道德的客观现实性相悖;二是割裂了道德传统与道德发展,与道德的历史继承性相悖;三是忽视了道德的意识形态性,与道德的阶级性和人民性相悖。为此,在新时代道德建设中,我们应回归道德的本真意义,创新传统道德资源转化的“五德”体系,并推动道
2、德利他超越道德利己,纠偏道德信仰,实现道德建设意识形态性与适度超越性的有机统一。【关键词】道德虚无主义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影响,道德领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当前,耻言理想、蔑视道德、躲避崇高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新时代道德建设面临着“道德虚无主义”的挑战。当前学界主要从历史虚无主义、哲学价值论和道德重建论的视角对道德虚无主义进行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学界对道德虚无主义的内涵、特征及表现尚没有系统的论述,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视角对道德虚无主义
3、的反思批判更是微乎其微。为此,系统阐释反杜林论中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研究恩格斯批判永恒道德观和抽象道德观的方法,不仅对于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剖析和破解道德领域的“虚无”状况、推进新时代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一、道德虚无主义的学理审视“虚无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语中的“nihi1”,意为“什么都没有:根据大不列颠百科辞典的解释,虚无主义特指产生于19世纪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的一种怀疑主义哲学。如今,虚无主义已不再简单地指对上帝及神圣意识的怀疑,而是逐渐演变成对人的各种规定性及其存在方式的否定,道德虚无主义就是其中一种重要形式。1 .道德虚无主义的
4、思想渊源道德虚无主义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的智者时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之口对智者色拉叙马霍斯“正义无非是强者的利益”的观点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柏拉图认为,正义作为一种德性和规则,普遍适用于每个人。但是,色拉叙马霍斯却在“正义无非是强者的利益”这一观点的指引下,只对弱者提出道德上的正义要求,对强者没有任何要求,即道德上的正义可以选择性地对强者“虚无”。对此,柏拉图指出,正义作为一种道德,对城邦和个人不仅是必需的,而且具有存在的道德价值,因而不能人为地进行选择性的“虚无二与此同时,柏拉图还通过“洞喻”和“日喻”论证说明了宇宙和人生的意义,从价值论的视角进一步阐明了道德直接指向人的现
5、实生活,指明道德对世界和人生具有超出局部利益的性质。可见,柏拉图对色拉叙马霍斯狭隘正义观的批判和对道德现实意义的强调,初步揭露了道德虚无主义的虚无本性,为后世批判道德虚无主义奠定了元伦理理论基础。继柏拉图之后,怀疑论为道德虚无主义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怀疑论作为认识论虚无主义的一种,主张否定一切确定性和真理性,即“把一切确定的东西都消解了,指出了确定的东西是虚妄无实的”。可以说,怀疑论主张消解和否定一切确定的真理,必然使人类社会历史中各种确定的观念陷入虚妄无实之中,而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作为一一种确定的社会规范也就不可避免地落入了怀疑论“为怀疑而怀疑”的逻辑循环中。除怀疑论之外,通常被人们
6、看作虚无主义者的尼采却对虚无主义有着深刻的洞见。尼采在讨论虚无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虚无主义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必然结果。事实上,自柏拉图的理念论奠定了西方哲学形而上学的基本框架伊始,虚无主义便成了形而上学的一种预设。尼采认为,形而上学所确立的理念世界只不过是一种理性的虚构。“形而上学否定感性世界的实在性,同时也就是否定它的价值,即它将实在虚无化的同时,也将实在的价值虚无化了J对此,尼采用一句“上帝死了”从哲学意义上给虚无主义作出了解释:虚无主义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贬值。实质上,无论是传统形而上学舍弃对现实感性世界的关怀,抑或是尼采认为的最高价值的自行贬值与废黜,都将使现实社会中的
7、道德理念、道德价值失去存在的根基及合理性。因此,尼采以价值论虚无主义对传统形而上学虚无主义的批判,不仅未能走出虚无主义的藩篱,反而为道德虚无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价值论上的“理由”和“借口二此外,自由至上主义也在道德虚无主义的产生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方面,自由至上主义过度崇尚个人自由,主张个人权利至上,其自我优先于目的,所以权利优先于善的逻辑为利己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借口,并导致“精致的利己主义”现象的滋生。因缺失普遍的社会道德标准来裁决道德观念之间的冲突,利己主义的“高级化”最终会滑入道德虚无主义的误区。另一方面,基于个人权利至上价值取向的自由至上主义,其核心问题是“制度正义问题:在
8、自由至上主义设计的社会秩序里,任何社会道德等统一的设计都是对个人权利至上的侵犯,都是对个人自由空间的限制。依此逻辑,自由至上主义必然会人为地剪除对道德价值和道德人格的追问,因为“按照自由至上主义的观点,灌输任何一种道德观却绝非政府的合法功能”。由此,自由至上主义打着所谓维护个人利益的价值中立旗号,事实上消解了人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在价值论上坠入了道德虚无主义的误区。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海德格尔将虚无主义的“价值”之思推进到“存在”之思,人对价值的追求本身成为需要被追问的事情。为此,海德格尔指出:“虚无主义的本质根本就不是人的事情,而倒是存在本身的事情。”“如果人所归属的世界本身并不具有某种价值、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德虚无主义的学理批判 兼论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道德观浅析 道德 虚无主义 学理 批判 恩格斯 反杜林论 中的 马克思主义 道德观 浅析
链接地址:https://www.001doc.com/doc/175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