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中医优势技术方案.docx
《眩晕中医优势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眩晕中医优势技术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眩晕中医优势护理技术方案制定时间2018年)1月制定者王天慈/于晓燕审核者刘福明眩晕是以自觉头晕眼花,视物旋转动摇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症。眩为目眩,即视物昏花,模糊不清,或眼前发黑;晕为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不定。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是我科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处方一】一、处方清肝泻火方(适宜技术:穴位贴敷+耳尖放血)【循经/取穴】双侧涌泉穴;耳尖穴。【功效】清肝泻火,滋阴潜阳【主治】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所致的眩晕主症:眩晕,头目胀痛,急躁易怒;次症:腰酸,膝软,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方解】穴位贴敷技术是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敷贴到人体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从而
2、达到相应治疗作用的一种外治方法。涌泉穴(足心)属足少阴肾经之井穴,也是肾经之首穴。黄帝内经记载:“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它连通肾经体内体表的经脉,有滋水涵木、潜阳熄风的作用田。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性辛、苦、热,归肝、脾、胃、肾经,有疏肝止痛、引火下行等功效,伤寒论辨厥阴病脉症并治中日“干呕吐涎沫,头痛,吴茱萸汤主之”,可引起肝气下降,气降火亦降,火随气降与肾水相交,阴阳协调而平衡,从而清火息风,收降压之效。吴茱萸作用于涌泉穴可起到引火归元之效。醋有收敛的作用,加醋调制可以醋酸收之性,制约吴茱萸的辛散,防药力耗散而增强疗效。吴茱萸醋调糊贴敷涌泉穴,可引热下行,引阳归根,补阳助阴,由阳生阴久
3、从而镇肝息风,缓解肝火上炎、肝阴耗伤所致眩晕。耳尖放血疗法是刺络放血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潜阳等作用。耳尖在耳廓微经络中,该经络以肝经为主,结合高血压的中医病机分析,主要与肝、肾有关,耳尖放血不仅可以使肝阳得以疏泄,而且可以泻血祛瘀,从而缓解肝火上炎所致的眩晕症状。耳尖放血仅有较好的即时降压清火作用,配合行酉时吴茱萸涌泉穴穴位贴敷引热下行、补阳助阴,可更平稳、持久地缓解眩晕症状,协助降压效果。【技术要领】1、充分摩运耳廓,挤压时不能局限于耳尖局部,应从较远的范围向耳尖轻微挤按。2、耳尖刺络放血采用一次性末梢采血器,每日1次(耳廓后如有脉络迂曲则点刺放血),左、右两侧更替放血,7日为一疗程;
4、3、本方先行放血疗法再行穴位贴敷,根据中医中十二经络时辰图,取足少阴肾经流注时辰酉时;即17:0019:00,取吴茱萸粉末与白醋1:1调制,放置于3cm大小的贴敷片中间,贴敷于患者双足涌泉穴,21:0023:00取下,共贴敷4h,7日为一疗程。二、循证依据:详见附件一三:评价标准:1、症状评价,参照标准:2002年5月第1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眩晕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轻度:头晕眼花,时作时止。中度:视物旋转,不能行走。重度:眩晕欲仆,不能站立。2、治疗前后血压值情况血压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lO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或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不
5、及lOmmll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nlmHg以上。需具备其中一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四、操作规范:(1)放血疗法(详见附件二)参照2018年6月1日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GB/T21709.42008)第4部分三棱针。(2)穴位贴敷参照中医护理技术手册(2017年版)穴位贴敷。附件一:循证依据1)文献资料:吴茱萸贴敷治疗高血压的文献较多,共收集26篇文献,其中使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改善眩晕症状的文献有12篇,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文献有3篇,具体文献综述如下:吴少霞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眩晕 中医 优势 技术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