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实体肿瘤患者防护和诊治管理相关问题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docx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实体肿瘤患者防护和诊治管理相关问题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实体肿瘤患者防护和诊治管理相关问题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实体肿瘤患者防护和诊治管理相关问题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对全球公共卫生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肿瘤是全球第2大死亡原因,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1。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署发布的2023全球癌症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新发恶性肿瘤1810万例2。由于多数实体肿瘤患者年龄大、并发症多、抗肿瘤治疗导致免疫功能抑制及因治疗需求反复出入医院等因素导致肿瘤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感染风险大,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高和死亡率高3,4,司。疫苗接种仍是目前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及重症的主要有效手段。目前我国疫苗完全接种率(2齐IJ)已达86.2%,每百人中
2、有44.3人接种了加强针2。但肿瘤患者往往在疫苗研发的临床试验中被排除在纳入标准之外,肿瘤患者的各种治疗手段与疫苗接种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医疗机构在面对大量恶性肿瘤患者及相对有限的医疗资源时,如何采用合理、规范、有序的工作策略来有效应对临床压力和患者焦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以上临床实践相关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数据及中国疫情防控政策,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委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经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本共识。本共识证据质量的评价标准和推荐强度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定及评价(Gradir1gof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Iop
3、mentandEva1uation,GRADE)分级标准,见表E表24o表1GRADE分级的证据质量及定义定义I级(高质量)进一步研究也不可能改变该疗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级(中等质)进一步研究很可能影响该疗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可能改变该评估结果In级(低质量)进一步研究极有可能影响该疗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目该评估结果极有可能被改变IW(极低质量)任何疗效评估结果都很不确定表2GRADE分级的推荐级别及定义强推荐基于可获得证据,非常确定获益大于风险和负担,则做出强推荐弱推荐墓于可获得证据,认为获益、风险和负担相当平衡,或获益、风险的程度存在明显不确定性,则做出弱推荐一、实体恶性肿瘤患者新冠疫苗预
4、防接种专家共识1:实体恶性肿瘤患者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感染后的重症率及死亡率均高于正常人群,更需疫苗防护(证据等级:I级,推荐级别:强推荐)。一项纳入1590例中国新冠肺炎患者的报告显示,18例(1%)有肿瘤史,显著高于全国总体的恶性肿瘤发病率(0.29%),肿瘤患者的重症风险(39%)高于非肿瘤患者(8%)60对中国72314例新冠肺炎患者的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107例(0.5%),且该组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死率高达5.6%,显著高于普通人群(0.9%)70928例来自美国、加拿大和西班牙的确诊新冠肺炎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高达13%4o2023年,UKCCMP队列研究纳入1044例感染新
5、冠病毒的肿瘤患者,2个月内因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为295例,占总死亡患者的92.5%,且高龄、血液系统肿瘤、近4周内接受过化疗等与高死亡率相关8。疫苗+病毒阻断药物为控制疫情的有效手段。在药物治疗方面,目前全球仅有Mo1nUPiraVir和Pax1ovid获批应用,且仅针对轻至中度新冠病毒感染患者9,10,11,12。对于重症风险较高的恶性肿瘤患者,疫苗接种可能是目前最关键的防护手段。国内外新冠状肺炎疫苗的种类及保护效力见表3o表3代表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种类及其相关数据国家疫苗名称研发团队类型保护效力中国疫苗克尔来福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灭活疫苗50%84%(2剂后)口3众爱可堆中
6、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灭活疫苗86%(2剂后)“旬众康可堆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灭活疫苗86%(2剂后)15】克威莎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腺病毒载体疫苗66%(1剂后),接种后56个月降低至50%16智克威得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皮组疫苗81.43%(谢后)“刀国外疫苗BNT162b2mRNABioNTechZPfizermRNA95%(2剂后)118】mRNA-1273ModernamRNA95%(2剂后)19专家共识2:实体恶性肿瘤患者新冠疫苗接种安全有效,在综合评价患者身体状态、免疫功能及病情后,应鼓励患者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建议足量、足疗程、按照推荐剂量和剂次完成(证据等级:I级,推荐级别
7、:强推荐)。1 .肿瘤患者疫苗接种安全性数据:肿瘤患者接种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类型和程度与非肿瘤人群相似,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疼痛、疲劳、发热、寒战、头痛和肌痛20,21。一项纳入3813例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患者接种新冠疫苗的研究显示,仅2例患者发生严重相关不良事件(室性心律失常1例,淋巴结病1例),且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22。VOICE研究中纳入了正在接受不同抗肿瘤治疗的791例肿瘤患者,对其接种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对比(表4),结果提示,肿瘤患者接种新冠疫苗在短期内安全性好,但长期安全性及对合并肿瘤治疗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23,24,25。表4接受抗1中瘤治疗期间肿瘤患者接种新冠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 冠状病毒 肺炎 疫情 期间 实体 肿瘤 患者 防护 诊治 管理 相关 问题 中国 专家 共识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