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试卷期末考试题2套带答案.docx
《刑法试卷期末考试题2套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试卷期末考试题2套带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单项选择题(共5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不真正身份犯的是()(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A.贪污罪B.徇私枉法罪C.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D.诬告陷害罪正确答案:D2、1994年5月11日,谭某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1996年6月公安机关将其抓捕归案,同年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谭某不服提起上诉,1998年9月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并生效。2000年发现该案遗漏关键性证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请问,此时应当适用哪部法律对谭某一案进行再审()?(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A.行为时法律B.一审时法律C.二审时法律D.再审时法律正确答案:A3、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下列哪
2、一选项是正确的?()(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A.甲因抢劫罪和绑架罪被法院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0年,对甲的减刑,应由其服刑地高级法院作出裁定。B.乙因检举他人重大犯罪活动被报请减刑的,法院应通知乙参加减刑庭审。C.丙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对丙的假释,可书面审理,但必须提讯丙。D.丁因强奸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对丁的减刑,可聘请律师到庭发表意见。正确答案:B4、根据我国开I法第12条,行为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1997年刑法认为是犯罪的,应当适用哪部法律定罪量刑()?(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A.1997年刑法B.行为时法律C.审判时法律D.现行刑法正确答案:B5、下列选项中,哪
3、一项是不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行为()?(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A.身体受暴力强制的行为B.从事正当业务的行为C.精神受一定强制的行为D.未满12周岁的人实施的对社会有危害的行为正确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1、下列属于罪刑法定原则基本含义和要求的是()o(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A.法定化B.实质化C.明确化D.实定化正确答案:ACD2、下列刑法解释中,属于按照解释效力进行区分的是()。(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A.文理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论理解释正确答案:BC3、按照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对犯罪客体进行分类,下列属于犯罪客体分类的是()(出题单位
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随机客体正确答案:ABC4、关于犯罪未遂的说法,正确的是()(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A.结果犯以法定的犯罪结果的发生与否作为犯罪既遂与未遂区别的标志B.行为犯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的标志C.危险犯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的标志D.举动犯是指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告犯罪完成正确答案:ABCD5、甲的丈夫乙经常对甲家暴,甲对此怀恨在心,便买了一包砒霜,准备放到乙第二天的早饭中。当晚乙回家,送给甲一条金项链,甲收到项链时十分感动,又想起乙对甲的好。第二天早上,甲并未将有毒的
5、砒霜加到乙的饭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A.消极中止B.积极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正确答案:AD三、不定项选择题(1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犯罪复杂客体进行分类的是()?(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A.主要客体B.次要客体C.普通客体D.特殊客体正确答案:CD四、判断题(共5题)1第三者的合法权益都可以成为紧急避险的对象()(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确答案:错误2、教唆犯在犯罪过程中是起次要作用的()(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确答案:错误3、立法解释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规范进行的解释。()(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确答案:正
6、确4、贾某住在镇子的中心,和邻居因为琐事争吵,为泄私愤,他在网上购买百草枯后倒入邻居家门口的蓄水池意欲毒害邻居一家。邻居一家当天出门旅游并未取用蓄水池的水,直到回家发现自家的狗中毒身亡才报警。贾某的行为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既遂)()(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确答案:正确5、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是犯罪分类的基础。()(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确答案:错误五、填空题(共5题)1、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刑罚是犯罪的o(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确答案:前提;法律后果2、洗钱罪,是指行为人为掩饰、隐瞒、一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行为。(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正确答案: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3、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或者数额较大的行为。(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确答案: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4、指导性案例只能作为裁判依据,而司法解释与法律、立法解释一样属于裁判依据。(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确答案:说理;引用5、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基础,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在上的表现。(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确答案:刑法六、名词解释(共5题)1刑法的机能(出题单位:中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刑法 试卷 期末 考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