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管理办法修订草案.docx
《健身气功管理办法修订草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身气功管理办法修订草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健身气功管理办法(修订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健身气功管理,促进健身气功健康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健身气功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健身气功相关的活动,适用本办法。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健身气功,是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以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第五条国家体育总局是全国健身气功的业务主管部门,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具体组织实施
2、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健身气功工作。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地方各级健身气功协会按照其章程,协助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有关管理工作。第六条举办健身气功活动或设立健身气功站点,应当获得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第七条任何健身气功站点、健身气功功法名称均不得使用宗教用语,或以个人名字命名,或冠以“中国”“中华”“亚洲”“世界”“宇宙”以及类似词语。第二章健身气功功法第八条经国家体育总局审定批准的健身气功功法,统一定名为“健身气功功法名称”。第九条申请审定的健身气功功法,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属于健身气功范畴;(二)功法源流清晰,理论科学,内容健康;(S)按照
3、科研课题的方式进行编创;(四)经实践和科研检测,健身效果明显。第十条申请审定健身气功功法,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向当地省级体育行政部门提出,经省级体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初审并同意后,向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申请。第十一条申请审定健身气功功法,应当报送下列材料:(一)申请书;(二)申请课题负责人情况和有效证件;(S)所编创功法的科研课题报告;(四)功理、功法的文字和声像材料;(五)反映健身效果的科研数据;(六)有关学科专家评定推荐书;(七)省级体育行政部门意见。第三章健身气功组织第十二条健身气功组织包括健身气功协会和健身气功站点等。第十三条中国健身气功协会是全国性健身气功社会组织,是中华全国体育总
4、会的单位会员,是代表中国加入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的唯一合法组织。中国健身气功协会负责健身气功的推广与普及,开展科学研究,制定技术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标准、教练员专项技能等级标准、裁判员技术等级标准、运动水平等级段位标准等)、竞赛规则、团体标准等,规范健身气功赛事活动。第十四条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民政部门,支持地方健身气功协会发展。健身气功协会应当接受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依照法律法规开展健身气功活动。第十五条健身气功站点是练功群众自发设立、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或教练员进行指导、定时定点开展科学练功活动的基层群众性健身气功组织。第十六条健身气功组织,应当按照中国共产党章
5、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有关规定,建立党的组织。第四章健身气功活动第十七条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等群团组织,开展健身气功活动。鼓励学校开展八段锦等多种形式的功法教学、课余锻炼、竞赛等活动。第十八条开展涉外健身气功活动,按外事活动规定和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办理相关手续。第十九条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健身气功活动,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及其他规定的前提下,参照第十八条执行。第二十条各类商业性健身气功活动的举办,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自觉接受体育行政、税务、审计等部门的管理和监督。第二十一条从事健身气功活动,不得进行
6、愚昧迷信或神化个人的宣传,不得夹杂有关对社会有危害的气功组织内容,不得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不得借机非法敛财。不得举办“带功报告”“会功”“弘法”“贯顶”及其他类似活动。不得销售未经国家指定机构审查、出版的健身气功类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不得出售“信息物”。第五章健身气功行政审批第二十二条举办健身气功比赛、业务培训I、交流展示、功法讲座等活动,按照权限实行属地管理。由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办或参与主办的健身气功赛事活动,不实行许可制度,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要求从严管理。第二十三条举办全国性、跨省(区、市)的健身气功活动,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省(区、市)内举办的健身气功
7、活动,经相应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跨地区的健身气功活动,经所跨地区共同的上一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参加人数在一千人以上的健身气功活动,除报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外,还应当按照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经公安机关许可。第二十四条申请举办健身气功活动,须具备下列条件:(一)由具有合法身份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书面申请;(二)所涉及的功法,必须是国家体育总局审定批准的健身气功功法;(三)有与所开展活动相适应的场所;(四)有必要的资金使用方案和符合标准的设施、场地、器材;(五)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或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六)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卫生条件和应急预案;(七)法律法规规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身 气功 管理办法 修订 草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