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安全评价 基础知识.docx
《二级安全评价 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安全评价 基础知识.docx(4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章安全评价理论考察要求:掌握安全评价的定义、内容以及分类3题掌握安全评价的基本程序12题熟悉安全评价工作的原则、原理1题了解安全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11与安全评价相关的基本概念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现事故的状态。(相对的概念,与危险是一对互为前提的术语)本质安全:指从根源上消除危险,而不是通过附加的安全防护措施来控制风险。事故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风险风险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综合度量。R=1*S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从安全角度解释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事故)的根源。第I类危险源:本身带有危险的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2、So第I【类危险源:导致约束能量措施失效的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o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重大危险源长期或者临时性生产、搬运、储存或使用危险物品,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给出了容易引发事故的78种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临界量。汽油200t乙醇500t氨IOt苯50t危险度评价:就是通过评价、分析装置或单元的“介质”、容量、“温度”、“压力”、“操作”等5个参数而对装置或单元进行危险度分级的,进而根据装置或单元危险程度而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1.2安全评价理论1、相关性原理:是
3、指一个系统的属性、特征与事故和职业危险存在着因果的相关性,这是系统因果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1)系统的基本特征:目的性:任何系统都具有目的性,要实现一个目标或功能;集合性:指一个系统是由两个以上元素组成的整体,或是由各层次的要素(子系统、单元、元素集)集合组成的整体。相关性:即一个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联系;阶层性:在大多数系统中存在着多个阶层,通过彼此作用,互相影响、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系统的要素集、相关关系集、各阶层构成了系统的整体;适应性: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有着一定的适应性。(2)因果关系事故发生有其危险有害因素,而且往往不是有单一
4、危险有害因素造成的,而是由若干个危险有害因素耦合在一起。消除一级、二级或三级等危险有害因素,破坏事故发生的充分与必要条件,事故就不会发生,这就是采取技术、管理、教育等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的理论依据。2、类推原理常用的类推方法:(1)平衡推算法:指根据相互一寸的平衡关系来推算所缺的相关指标的方法。例如:利用海因里希关于死亡和重伤事故、轻伤事故、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的规律,在已知死亡和重伤数据的情况下,可以推算出轻伤和无伤害事故数据;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1:4。(2)代替推算法:指利用具有密切(或相似)联系的相关资料、数据,来代替所缺资料、数据的方法。例如,对新建装置的安全预评
5、价,可施用其类似的已有装置资料、数据。(3)因素推算法R=PS(4)抽样推算法(5)概率推算法3、惯性原理: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都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称为惯性。利用惯性可以研究事故或一个评价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从一个单位过去的安全生产状况、事故统计资料找出安全生产及事故发展变化的趋势,以推测其未来的安全状态。4、量变到质变原理。任何一个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都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1.2 安全评价的定义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和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风险)
6、,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安全评价的定义:首先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然后预测风险严重程度,再然后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最后做出安全评价结论。1.3 安全评价的分类及内容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不同,可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1.3.1 安全预评价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实质:在建设项目前,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及其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目的是用以指导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安全预评价的要点(1)时机:项目建设前;(2)依据:建设项目可
7、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以及相关法律法规;(3)对象:生产工艺过程、使用和产出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4)内容: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及危险程度,提出对策建议;(5)结论:是否满足安全规定,如何设计、管理才能到达安全指标要求。1.3.2安全验收评价在项目建成试生产运行正常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1)时机:项目竣工、试生产正常后(未整体验收)(2)依据:设计方案、相关法律法规(3)对象:设备设施实际运行情况及管理情况;(4)内容:查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5)结论:是否符合设计,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并作为申请验收批准的依据。可行性研究一设计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级安全评价 基础知识 二级 安全评价
